国家品牌网
 | 新闻传播 > 地方频道

当前位置:国家品牌网首页 > 新闻传播 > 地方频道 > 正文
“以创造,赢未来”:上海发展再起宏图
发布时间:2018-12-29
文章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 收藏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姜微、何欣荣

  多杆合一、架空线入地,城市管理井然有序;展会闭幕、交易不停,多家常年展销平台陆续开业;立足长三角、面向全世界,核心区入驻企业超过3000家。隆冬时节,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举办地虹桥商务区热力四射。

  一隅观全局。令世界瞩目的虹桥,是上海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写照。

  “拿出中流击水的勇气、爬坡过坎的韧劲、翻山越岭的毅力”“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创造性地谋划推进各项工作”——在28日举行的上海市委全会上,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表示。富于创造,正在成为上海城市发展最亮丽的底色,干部群众最普遍的状态。

抓改革开放:把握“四个放在”,形成“四大支撑”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最好的纪念方式,是让改革力度更大、开放范围更广。

  从年初强调“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全力打响“四大品牌”,到年中系统部署“提升城市能级与核心竞争力”、召开长三角主要领导座谈会推进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再到年末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领受增设上海自贸区新片区等三项新的重大任务,2018年的上海,以不忘初心的姿态砥砺奋进。

  岁末盘点,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上海拿出了一份颇具“含金量”的成绩单:

  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改革创新效应持续显现,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预计达到4%;“五个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国际金融中心指数排名全球第五,集装箱吞吐量连续九年位居全球第一。

  面向全球、面向未来,这是上海改革开放应有的坐标体系。今年年中的“扩大开放100条”发布后,上海市政府相关部门收到一封来自伦敦的邮件。伦敦金融城政策与资源委员会主席孟珂琳写道:“这些行动表明,上海走在市场开放的最前沿”。

  “增强大局意识、全局观念,要始终把上海发展放在中央对上海发展的战略定位上,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放在全国发展大格局中,放在国家对长三角发展的总体部署中来思考和谋划。‘四个放在’是上海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点。”李强表示。

  跳出上海看上海,在服务全国中发展上海,改革开放天地宽。李强说,中央交给上海三项新的重大任务连同进口博览会,构成了上海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上推进改革开放的四大战略支撑。

  自贸区新片区是上海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大平台,长三角一体化是上海扩大对内开放的重大平台,上交所设立科创板是资本市场的重大创新,进口博览会是我国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这四大战略支撑,将极大地拓展上海的发展空间,增强上海的发展动力,重塑上海的城市格局。

促创新发展:突破重点领域,提升“经济密度”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内在要求。正在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上海,更加自觉地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实体经济作为着力点,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

  创新发展,既要舍得投入,更要形成生态。一年来,精准有效的扶持政策,日益优化的营商环境,不断集聚的顶尖人才,让上海的创新“场效应”越来越强。特斯拉落户,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工厂开工,阿里、腾讯和百度都来了。国内外的巨头,不约而同把他们的新技术、新业务、新产品布局在上海。

  在日趋白热化的全球科技竞争中,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众所瞩目。针对重点领域,上海集中力量攻坚,拿出颠覆超越的劲头,抢占制高点、跑出“加速度”。

  集成电路事关经济命脉。目前上海正在建设国家集成电路和智能传感器两个制造业创新中心,华力12英寸生产线建成投片,中芯国际14纳米技术开发取得重大进展。

  人工智能作为一种颠覆性技术,已经站在了产业发展的“风口”。在今年上海举行的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上海明确把加快发展人工智能作为优先战略,力争建设成为国家人工智能发展高地。

  生物医药既关系百姓健康,也是永不衰退的朝阳产业。张江药谷的新药研制走在全国前列,首台国产磁共振成像仪正式推向市场、首个国产新型心脏起搏器上市。坚持研发与制造并重,到2020年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有望达到4000亿元。

  以创新为导向,上海着力提升“经济密度”,倡导“以亩产论英雄”。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陈鸣波说,要把好的资源给好的企业,让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高效利用。这也体现了上海的发展观:不唯GDP,并非不要GDP,而是要更高质量的GDP。

推精细治理:见情怀有温度,管好“老小旧远”

  在浦东新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一块巨大的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各种数据,包括接警数、实有人口、地铁故障等25个城市管理核心要素。它们像“神经元”一样,准确感知城市运行的“脉搏”与“心跳”。

  既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又要创造高品质生活,是上海市委市政府对市民的承诺。“像重视城市建设一样重视城市管理,用当年搞城市建设的劲头来抓好精细化管理”,成为上海全市上下的一致行动。

  让城市管理“像绣花一样精细”,新技术的运用不可或缺。浦东交警支队副支队长李钱龙的感受是,小小红绿灯也能体现城市大智慧。“过去的红绿灯时间都是固定的,现在通过道路感应线圈以及监控设施,根据车流量调配红绿灯时间,提高了城市通行效率。”

  技术不能替代感情投入。一个有温度的城市,还要注重在细微处见功夫、见质量、见情怀。今年的上海,5次应对台风天气袭击,3次正面登陆,均经受住了考验。“要把城市管理落到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把平时不注意的地方管细、管好”——应急管理的背后,离不开“日常之功”。

  城市治理,归根结底是服务民生。哪里有民生“痛点”,哪里就是治理发力点。“老、小、旧、远”四个民生问题,已经摆在了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案头。

  “老”,重点是加强养老服务;“小”,重点是发展托育服务;“旧”,重点是加快旧区改造;“远”,重点是帮扶郊区困难农户——解决民生问题,上海市市长应勇条分缕析。

  开埠以来,上海创造了诸多堪称“传奇”的经典。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再出发的上海仍然充满活力。“上海是年轻的,风华正茂的,年轻就是用来奋斗的,就是要敢于冲锋的。”李强说。高举伟大旗帜,上海要努力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先锋和标杆。


 

责任编辑:子京

网友评论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