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品牌网
 | 新闻传播 > 高端访谈

《乔家大院》第二部《诚忠堂》央视即将播出,编剧朱秀海说:晋商代表中国人另一条生存之路
发布时间:2018-06-21
文章来源:山西晚报
分享到: 收藏

  山西晚报:您是因什么机缘走进晋中,走进乔家大院的呢?

  朱秀海:大家都知道,作为部队作家我一直在写战争题材的作品,能够写《乔家大院》,还真是偶然,在我的创作生涯中是一次旁逸斜出。2003年,我写的《军歌嘹亮》在央视播出,因为一种特别的机缘,应一位老大哥的邀请,来到了晋中,来到了乔家大院,了解晋商,见到了许多晋商研究专家、文史专家,譬如胡育先先生、赵荣达先生、武殿起先生、范维令先生,他们帮我打开一扇晋商之门,开始了解乔家大院,了解晋商,汲取营养,获得信息,并从这里开始思考乔家大院、晋商对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意义。

《乔家大院》第二部《诚忠堂》央视即将播出

  山西晚报:现在很多人都视您为晋商“代言人”了。

  朱秀海:哈哈,我很荣幸。上个月,《乔家大院》(第二部)在海南万宁的九里凤凰书店也举办了一场分享会,那里应当算是中国最远的书店了吧,我发现那里的读者朋友仍然知道晋商,热爱晋商。14号在乔家大院里举办新书分享会前,我发了一条微信说,“还有比在乔家大院里讲乔家大院更胆大的事吗?”因为在乔家大院,在晋商故里讲乔家大院,讲晋商,毕竟不一样。这里曾经给了我灵感和关于中华民族如何生存发展下去的重大思考,也给了我创作的激情。

《乔家大院》第二部《诚忠堂》央视即将播出

  山西晚报:还记得第一次走进乔家大院时的感受吗?

  朱秀海:震惊。在中国数千年来的发展史中,我们的生存方式,或者说叫做生存和发展的道路,一直都是重农抑商,士农工商,商是四民之末,在许多时代都是严厉排斥商业活动和商人的,商人的地位不高。山西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土地稀缺,很难想象这里的商人居然能建起一座座像乔家大院这样的大院,它的每一个细节都让人看到了“财富”。在这个过程中,我还了解了很多乔家人的故事,比如乔致庸,每逢过年时节,他总是让人赶着一辆载满猪肉和白面的马车,在村子里走,看到过不了年的穷人,就把肉和面放在人家大门口,让人家过年。还有,当时晋商开辟的一条茶路,都能养活十几万人。我们是读书人,对我们这个民族仅仅依靠土地生存的历史是了解的,一旦土地不能养活增长的人口,天下就要大乱。山西也是个土地不够用的地方,但晋商却用自己不同于农耕的方式解决了自己和很多人的生存问题,这让我由好奇而转向思考,中华民族是不是除了农耕之外还有另外一条生存之路。正是本着这种思考,我开始了两部《乔家大院》的创作。

  两部作品解答不同问题

《乔家大院》第二部《诚忠堂》央视即将播出

  山西晚报:很多人都说《乔家大院》体现了中国商人的天下情怀,现在第二部也出版了,那么时隔十多年,您如何看待这样的观点?

  朱秀海:我同意这种观点。说到天下,都会觉得这是庙堂的事,跟商人没有关系,其实不然。自古至今,我们知道中国人生活得并不容易。如果我们读《史记》,读《资治通鉴》,就会发现一个规律,也是中国历史中一个极为难堪的现实,那就是一旦人口总数越过土地可承受的红线,就会发生动乱、发生战争和王朝更替。中国是有人口土地红线的,西汉时人均要有12亩土地才能活下去,到了隋唐是8亩,到了明清是4亩,一旦低于这个数字,就会有战乱,王朝就会更替,而每次动乱就会消灭掉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的人口。

  山西晚报:您写第一部《乔家大院》就是要揭露这个现实?

  朱秀海:这不是揭露,这就是事实,因为到了乔家大院,到了晋中,你会发现在这样一个重农抑商的国度下,竟然有这么一帮人,通过经商能积累如此多的财富,而且还能去接济穷人,这很让人震撼。据记载,当时在乔家跑街的有一厘顶身股的伙计,一年能拿到120两银子,而清朝的县令,一年的俸禄才45两银子。当时乔家的东家和掌柜,看到谁家的孩子长到14岁,家计艰难,就去问他们愿不愿意去学做生意,就都带出山西,到各地经商,这一个人出动经商,哪怕只做一个一厘股的伙计,也能养活全家。所以山西的商人在农耕时代下,不完全依赖土地生存,在他们富裕的同时,还能兼顾其他民众,他们找到了中国人生存下去的另外一条路,这是非常值得钦佩的事情,是很伟大的事,是值得太多中国人反思的事情。




责任编辑:士轩

网友评论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