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品牌网
 | 新闻传播 > 热点透视

中国经济发展新动力:培育本土创新土壤
发布时间:2014-04-15
文章来源:国家品牌网
分享到: 收藏


  2014年4月8日至11日,刚刚结束的“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再一次将亚洲经济发展新动力——“亚洲本土创新”提上了议题热议中。

  来自国外的经济学家和企业家一致看好中国企业的创新潜力。但也有企业家指出,巨大的环境压力将会制约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经济学家“六问”: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讨论嘉宾: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Edmund PHELPS]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新华都商学院院长埃德蒙·费尔普斯(EdmundS.Phelps)在海南博鳌论坛开幕前夕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经济依然存在良好增长基础,但要保持快速增长,仍需在自主创新方面加倍努力。

  中国已具备本土创新能力

经济学家“六问”: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讨论嘉宾:陆金所董事长兼CEO Gregory D Gibb]


  陆金所董事长计葵生(Gregory D Gibb)在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的 “经济学家‘六问’: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巅峰对话上,以中国为例,分析了中国的创新动力很大,产出的结果很大,产生的影响也很大。“很多中国民企的创新投入目前已经超过大部分西方国家企业。”

  计葵生认为中国有巨大的吞吐市场,创新可用的资源和产生的结果都很大。并预测,未来3-5年,中国在电子商务、IT等几个行业的发展速度会超过美欧。“传统行业和创新行业结合,用新的业务模式经营,再结合巨大的市场和需求,再过5年到10年,中国会做出很多奇迹式的企业。”他说,亚洲已经做出了很多创新的模式和结果。


经济学家“六问”: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讨论嘉宾: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荣誉主席Leo Melamed]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前主席梅拉梅德(Leo Melamed)认为,中国的创新能力绝对不是问题。但在20世纪,70%以上的创新发明都是由美国人发明或在美国科技的基础上研发的,这是因为在美国有很多承担风险、冒风险的人。

  “能承担风险、愿意承担风险必须要在中国发展起来,才能激发创新。” 梅拉梅德建议要在中国制造敢于冒险的气氛。这需要一个支持创新的环境,既要保护知识产权,也要建立游戏规则,这是创新能繁荣的重要原因。

  埃德蒙·费尔普斯早前在“首届诺贝尔奖经济学家”峰会演讲时这样呼吁:中国应尽快完善创新体制,开展青年创新教育,将创新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部分,从而源源不断地为国家发展提供支撑。

  尽管中国的创新市场曾一度被贴上 “山寨”标签,创新性被长期诟病。但据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约有半数受访公司认为自己拥有国内一流的创新能力,有1/4的企业认为自己的创新能力全球领先,尤其是中国的汽车、金融/保险、计算机和电信行业,但他们觉得企业的人才获得与维系、成本快速上升是对创新的关键挑战。约64%的非中国公司受访者则认为,部分中国企业的创新实力与自己所在公司持平或更强,中国企业高管拥有更远大的目标,其创新领域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责任编辑:陈略

网友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