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5月13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受最近“假羊肉”事件影响,内蒙古部分地区羊肉价格出现下跌,一些养殖户和商户利益遭受损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今天在国务院会议上要求:严格监管,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重拳方有效、重典才治乱,决不能再出现奶粉那样的信任危机。
针对假羊肉、毒生姜等事件接连发生,李克强明确提出了一个“重”字,要出“重”拳,用“重”典。
这一个“重”字,将会重在何处?又会给出怎样的期待。面对愈来愈反映强烈的食品安全问题,如何解决食品安全信心,如何给民众放心的食品、安全的食品,政府将会有何作为,有何成效?
首先,“重”在目标之明确,就是解决信任危机问题。李克强指出,决不能再出现奶粉那样的信任危机。并且提出虽然财政紧张,宁可在这方面多花钱,甚至花大钱,让老百姓对食品、对中国的食品要有信心。现在的食品安全的确已经出现了相当大的安全危机,人们对于吃什么都有一种恐惧感,但恐惧也得去吃,因为“民以食为天”,不吃无法生存,但从中却表现出更多的是无奈与不满。人们只要一谈到吃,几乎都是在议论某某东西吃不得,有什么问题,说得可怕之极、恶心之极,心里只是在默念,希望我吃不到,但事实又能做得到吗?
其次,重在“严打”,就是要让不法分子付出付不起的代价,这是最为值得关注的。李克强强调,要重拳打击食品、环境、安全生产等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让不法分子付出付不起的代价。过去我们也常常说让不法分子付出代价,这一次增加了一个词,那就是“付不起”,这“付不起”的惩罚之重、重典之重,可见一斑,必然会是一个全方位的惩罚体系,有经济的、有法律的,不仅要让不法分子倾家荡产、关门破产,还要让其身陷牢狱,甚至也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从而让一些不法分子心惊肉跳、永生难忘,使得某些商家和企业彻底断掉“发黑心财”的念头。
此前不久,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前日联合发布司法解释《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共计22条,“严打”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加大了对食品安全犯罪的惩处力度。比如在地沟油的问题上,最高就可判处死刑。
在食品安全制度相对先进的国家,对食品安全犯罪,处罚也很严重。多国规定,对违反规定的企业实行破产或关门处理。美国式惩罚性赔偿制度其实也是重典治乱的利剑,对生产和销售危险产品的企业日益发挥出了威慑作用。
“狠、准、稳”三个字可以概括其效果。所谓“狠”字,是指真正表现出了重典的风范,不动则已,一动则雷霆万钧。百万美元级的只能说是家常便饭,成千上亿美元的判罚也不鲜见,一定要罚到被告永生难忘为止。而“准”字,是指在打击对象方面显示出了高度的精确性。通过采用让罔顾消费者安全的行为变得异常昂贵的办法,不动刀兵却能切中唯利是图的不良商家的要害,惩前毖后的效果十分突出。至于“稳”字,则是指惩罚性赔偿制度执行得非常稳健,详尽齐备的操作标准使得是否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判处及金额多寡都有章可循,既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因人而异的波动,使其威信蒙尘,又使得原本的双刃剑变成了法官手中贯彻司法政策、驯服不良商家的利器。
我们相信,在“付不起的代价”的理念之下,也一定会达到“狠”、“准”、“稳”之效果,一定会打掉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一定会还民众一个安全的、放心的餐桌。
最后,重在加强责任,特别是强调中央和地方都要下决心加大监管。李克强指出,民是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要加强监管,中央和地方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坚决下决心。要下决心加大监管,基层监管可能手段上还不足。在监管的问题,一方面提出了重视的问题,从中央到地方都要重视;再一方面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就是宁可多花钱,甚至花大钱,也要解决食品信心问题;还有一个方面也提出了科学管理的问题,就是要提高监管能力和效力,真正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而只要上下一心,还有群众的广泛参与,就会让不法分子无处藏身,心惊胆战!
编辑: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