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品牌网
 | 新闻传播 > 品牌观察

“双11”观察丨实体+电商:“先赚它一个亿”
发布时间:2016-11-07
文章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分享到: 收藏
  “双11”早已不单单是电商的节日狂欢,而它对于实体经济的改变也绝不止于增加销量

loading...

 

  一些线下商家可能仍在惧怕改变,抱怨电商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但更多实体经济早已放下“包袱”,拥抱“双11”,并迅速实现了“赚它一个亿”的小目标。

  有着800多家线下门店的孕婴品牌十月妈咪,2015年“双11”当天的线上交易额达2500万元,全年的线上销售额则为3.5亿元。

  可以说,“双11”早已不单单是电商的节日狂欢,它对于实体经济的改变也绝不止于增加销量。

  “电商或者说‘互联网+’,正在为我们的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为国家的供给侧改革提供一个突破的路径。”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说。

  信息不对称造成供需错配

  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工业增长下滑,而这突出表现为结构性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不需要的产品生产得过多,造成产能过剩,而真正需要的产品却又生产不足。”姜奇平强调。

  他认为,在国家人均收入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社会经历了低收入阶段向中高收入阶段发展转变的过程。

  “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比照国际经验,一定会出现需求升级。但我们实体经济的供给却仍然停留在传统阶段,能够提供的大多是低档次的供给。”姜奇平说。

  而中国传统的产业机制下,企业把产品生产出来之后,往往不知道需求在哪里,这就会造成巨大的库存。

  “前几年一直出现这种现象,有些部门或行业产能过剩,产品明明已经卖不出去了,却还在不断生产。这里主要就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姜奇平表示。

  姜奇平认为,这需要一种新型业态来解决问题。而电商的出现,则很好地解决了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企业通过互联网技术能够很快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及时捕捉市场的变化。”

  

loading...

 

  C2B成趋势

  姜奇平认为,在中国制造业调结构的过程中,电商、“互联网+”等新经济发挥了重大作用。

  从供给的角度看:电商中的C2B正在成为一种趋势,而它是一种以消费者为中心,以销定产的模式。

  通过电商大数据,生产者能够清楚地了解不同地区、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的偏好,并由此决定自己的生产安排。生产者甚至能够记录每一位消费者的搜索数据,为其个性化、订制式的生产和服务。

  此外,电商又能够充分发挥互联网在贴近需求方面的作用,实现先销售后生产。

  “这就减少了盲目生产,极大地提高了实体经济的供给效率,减少了供需错配的风险。”姜奇平认为。

  在他看来,这种制造业服务化是一种生产方式的巨大转变,是通过电子商务带动传统制造的转变,使供给侧能够更多地满足消费需求。

  而从需求的角度看:电子商务与制造业的结合,也能够促进需求的增长。

  “今天消费者的很多需求都是之前没有,而由电商等新经济形式创造出来的。”姜奇平表示,新经济通过新需求提供新储能,可以直接带来经济的增长。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讲,这部分需求对应的是服务业比重的上升,而这种服务业又多是现代服务业,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高端、高附加值的业态。

  “可以说,电商、‘互联网+’等新经济正在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支持着国家经济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姜奇平说。

  推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

  传统电商自身的变革和转型升级同样需要实体经济的参与。

  起步阶段的电子商务以低成本著称,靠打价格战取胜,但是其发展到今天,早已不是低价、低质的代名词。

  “未来的电子商务必须向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方向发展,向提高个性化服务水平的方向发展。”姜奇平强调。

  这就需要电子商务在销售环节之外,更加深刻地与整个产业链相结合,要考虑如何把产业链上更高附加值的环节整合进来,如设计、研发、品牌以及制造本身等。

  因此,包括阿里在内的电商巨头正在试图努力推动电商与实体经济的加速融合。如阿里旗下的淘宝网通过“中国质造”项目,在销售环节之外,开始介入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生产环节。电商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趋势开始显现。

  “这对于整个经济发展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更重要的它可以推动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姜奇平十分看好这一发展方向。

  然而他认为,电商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的电商要想系统地对接制造业,须实现一张网与另一张网的深度结合,而不是用一个点拉起一张网,“这项工程不是任何一家企业能够独立完成的,需要行业的广泛参与,也需要国家的鼓励支持和引导。”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记者 王辉辉)

责任编辑:明月

网友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