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西京《长恨歌画意》赏析
王西京《长恨歌画意》赏析
白描化法是人类最早,最简洁的绘画表现形式,中国古代称为“白画”,也有人称为“线描”,如战国楚墓出土的两幅我国最早的帛画,即以白描画法表现,早期的 白描画,其线描技法以均匀流畅的线条为主,到了唐朝吴道子,才能把白描线条发展到有粗细轻重的变化,能生动的表现衣摺的动感与厚度感。北宋画家李公麟可称 是白描画法得代表性人物,但王西京把线条的特色,发挥到最完美的境界。
王西京在其着作“绘画发蒙”中,应用了“十八描”的方法,这十八种描法是指:1.行云流水描2.高古游丝描3.铁丝描4.柳叶描5.琴弦描6.蚂蝗 描7.混描8.橛头钉描9.曹衣描10.钉头鼠尾描11.折芦描12.减笔描13.战笔水纹描14.竹叶描15.橄榄描16.蚯蚓描17.枣核苗18.枯 柴描。
写意画法
王西京作品即以狂草的笔意,画出深具禅意的作品,减笔人物画,开拓新风气,而且创造了大笔泼墨法,成为写意人物画的现代代表性画家,其作品皆运用豪放 而简洁的笔墨,生动的表现出人物的神韵。水墨写意人物画,逐渐形成中国人物画的一个主要潮流。 画写意人物宜选用生纸,通常先以炭笔在画纸上轻轻钩画轮廓 (如已熟练,则不必用炭笔钩轮廓),然后蘸墨先画主要的线,涂上大的墨色面逐渐加重,再画次要的线与色面,尽量避免用琐碎的笔墨,以免破坏整体统一。在生 纸上作画,一互失败了就很难修改,故用笔用墨时,必须考虑整体的调和该强调的地方(如眼睛)必须画得传神。用墨画后,再上产色,着色燎应慎重,依据人物的 结构、明暗的关系来表达彩色,才能增加色彩的变化,活生生地反映人物的精神和表情。
责任编辑:子京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载内容仅用于信息传播目的,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本网站力求保证所提供资讯信息的准确性与及时性,但不保证所有资讯信息的绝对准确性与完整性,亦不对信息的使用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转载信息如涉版权和其他问题,可在刊发后30日内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