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专家项立刚:4G马上变成屌丝消费品有点难

央广网财经北京2月10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自从中国移动推出4G业务,关于4G业务资费贵不贵的争论就抑制没有停止。这两天又有了新说法。春节前,当当网CEO李国庆调侃说,如果晚上忘了关闭4G连接,一觉醒来,你的房子就快成中移动的了。这个调侃引发众多议论,以至于中移动对此专门做出了回应:这种事绝不会发生,4G业务不容易出现天价账单。
《21世纪经济报道》今天的消息说,中国移动方面回应,已经注意到了消费者对于4G资费的担心,除了加大向消费者的解释宣传外,中移动下一步酝酿继续“降低4G门槛,同时改善资费计价模式”。
尽管中国移动及时澄清“一觉醒来房子还是自己的”,但是4G资费高的问题已经成为消费者难以接受4G最大的阻碍。虽然随着越来越多的普通消费者开始使用4G,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搞清楚自己的每月流量到底需要多少,手机流量到底用到哪儿去了。
用户对4G天价流量费的担忧,一方面因为不了解计费方式;另一方面,也跟中国移动方面对4G这么快进入大众市场估计不足有关系。业内分析,今年二三季度之后4G用户群的构成会很快发生“反转”,由现在的高端用户为主变为中低端用户占据主流。这将给中移动的4G资费设计带来压力。所以,中国移动市场部副总经理陆文昌说,半年或者一年之后,随着整个产业的运行成本降低,4G资费还有下调空间。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北京3G产业联盟副理事长项立刚对此评论。
关于4G资费,李国庆是这样计算的:按照中国移动推出4G套餐,40元包300兆流量,按照每秒百兆的速率,这个套餐3秒就用完了,3秒40元,一个小时就是4万8千元。如果晚上忘了关闭4G连接,一觉醒来,你的房子都快成移动公司的了。李国庆的算法和很多用户是一致的。对此中国移动回应,流量计算是按照实际打开页面的数据单位计算的,并不是按连接网络的时间长短来计算的。资费到底该怎么算?消费者的担心有没有道理?
项立刚:李国庆这种做法除了无心那就是恶意了,因为它这个完全是歪曲谈了正常的情况,任何一个4G业务如果你不打开一个页面或者是你不下载一个视频,不下载一个音乐,不下载一个应用,它是不可能产生流量的,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即使是这样的情况也不可能跑到每秒100兆,因为每秒100兆,它是一个理论的速度,在一个非常好的环境里面它有可能达到这样的一个速度,但是在商用的过程中间,它受的影响,除了本身的速度之外,它还受网络的、服务器的反问的服务器速度各方面的影响,所以实现每秒100兆的可能性也是完全没有的,这是一个情况。也就是说通过这样的速度产生这么高的流量,甚至产生这么高的价格,通过这个价格产生那么多的支出可能是没有的。第二个其实在这个过程中间中国移动已经是各自的交了双峰顶的政策,什么叫双峰顶就是说你消费一个月,消费流量费达到500块钱,达到500块钱以后,就不再收钱了。
[page]
不再收钱还可以继续使用吗?
项立刚:可以继续使用,然后使用到整个的流量到了15个G,它就要把你关掉了。
就是说我使用到500块钱,那么但是还没有到15个G,比如说用了6个G,那么后面的9个G是免费的?
项立刚:继续使用后面就不再收费了,然后使用到15个G把它关掉,其实从这个意义上面来说,其实最高的消费就是500块钱。
但是大家可能有另外一种担心,就是说这500块钱我也想花在刀刃上,会不会出现因为我们现在很多智能手机很多程序都是后台运行的,比如说到了晚上我这个网络依然在连接着,虽然我没有开任何页面没有下载任何东西,但是后台运行的这些程序就会莫名其妙的把4G的流量都跑完呢?
项立刚:这种情况都是存在着的,第二这种情况你不能怪运营商,你不管是3G,不管任何其他方面的业务,如果对这些东西,对智能手机使用你没有一点点基本知识,你没有一点的管理能力,然后你就放纵它,那产生的流量可能也不能怪运营商,运营商它没有能力说看着你的手机,说你的手机该怎么去用。
如果说就这个资费本身来说你觉得现在4G的资费到底贵不贵呢?
项立刚:4G资费我们要看到不同的角度。一个你要说和国外的平均水平相比,你要说和日本和韩国相比它还是有些贵的,如果和美国相比,我曾经专门到美国考察过也调查过这个情况,其实是不贵的,比如说一兆多少钱,那么算这个钱确实我们中国的水平可能比美国还要略低一些,相对我们中国,比如说我们的我们的消费水平我们的感觉可能还是有点点贵的,但是这里面要看两个情况,如果这个4G马上就变成一个普遍大众,吊丝的消费,可能有点难,所以它开始的时候,它到底会使用多少?使用的流量情况到底怎么样?不知道,所以这个价格相对比较高,然后随着大量用户使用,它这个价格会比较多,而且还有一点,如果用户使用的量确实很多的话,这个价格会降下来的,我们中国现在的情况,大概每个人的流量一个月100兆是不是?美国同样是这个情况,美国它已经跑出了1点几G,如果我们中国每个人都能够消费1点几G的话,我估计这个价格也会降下来。
那如果降下来的话,下调的空间能有多大?你估计一下。
项立刚:这是有一个过程,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况,而我是觉得我们最后如果价格能够降到,比如说5分钱一兆,肯定是存在的,它有比较大的下降空间。
还有比较大的下降空间,但是确实我们现在还没有看到资费下调的动作,大家也在诟病说通信行业内的竞争实在是不够,是不是垄断造成了价格下调难以实现,如果说引入这种像很激烈的,比如说像现在互联网金融那样激烈竞争的话,是不是资费下调,甚至说运营商去争相给你补贴,邀请你来加入我们的4G网络,这样的事情都会出现呢?
项立刚:这种可能性我觉得很小,就像我们现在,我们可以看互联网金融,微信和快的打架打的很厉害的时候,它们只能补贴什么?2个亿,3个亿,原来补贴10块钱变成5块钱了,为什么呢?其实电信行业运营商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因为就有几家运营商,每家运营商都给自己定义是什么?说我必须要把我的市场份额做到50%甚至60%,比别人要大,所以在这个过程中间,运营商出去摆摊,然后运营商到学校里面去摆摊,这种竞争情况在全世界很少出现这种情况,这种竞争激烈,为什么说大家感觉还是价格很高呢?因为我们大量的普通用户使用,所以他们有很高的期望值。
期望值在哪里?
项立刚:比方说最早一开始有手机的时候,包括说2G用手机的时候,对于价格虽然说我们也有诟病,没有那么厉害,为什么呢?因为一开始用的都是富人,富人对价格敏感性没有那么强,现在尤其到3G、4G之后,已经是全民普及了,都是普遍人,都是穷人,穷人的要求两点,第一点服务好,第二点价格便宜,富人就要求是什么?服务好就行了,价格便宜不便宜无所谓,所以这样以后我们大家对价格的敏感性要远远比其他地方要高。
服务方面现在4G怎么样呢?我们看到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就在网上分享了他的4G体验,他说"最近一直在试用移动的4G业务,简直令人愤怒。经常连不上不说,而且速度之慢让我怀疑到底是不是4G。"从现在4G技术发展情况来看的话,是不是它还难以支撑用户快速增长呢?如果说避免出现马云提到这样的情况,像中移动这样的企业还应该做什么?
项立刚:技术肯定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什么?是在于网络建设的速度,我们知道全世界像这样的网络,如果从开始建设,到它比较完善,大家都有非常好的服务,差不多以前是要五年,现在速度要缩短一点,速度快一点,我估计也要3年的时间,就像我们3G,2009年发了牌照,到了2011、2012年,我们大家才能够使用感觉好一点,所以4G才发牌照,我们马上就想让它使用的感受非常好,这个估计很难做到,一方面来说运营商要加强投资,加强网络建设,要去拼命。第二方面大家一定要理解,这个时间必须是要存在的,而且是不可超越的,也就是说有很多事情是运营商努力也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