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上市公司沦为“明抢”惯犯
据新华社上海10月10日新媒体专电(杜放 姚玉洁)有数据显示,年初至今已有120只个股及机构因违规被罚。内部治理沦为虚设,信息披露违规频频,关联交易变身套现,正让上市公司沦为“明抢”惯犯。
屡受诟病的上市公司北大荒近日在一天内公告,已收到监管机构的三份罚单。公告显示,经中国证监会黑龙江监管局核查,2012年8月至2013年 7月间,北大荒下属子公司发生10余起诉讼,12个月内累计涉讼金额7.37亿元。除部分已公告外,其余诉讼均未披露。这家曾经的“中国农业第一股”,却 暴露出形形色色的违规,从拆借巨资形成“黑洞”、子公司财务管理混乱,到腾挪资金“不翼而飞”,暗含一幅转移上市资产的路线图。
比如,北大荒在公告中承认,从2011年8月起,其就违反治理程序及内控规定,擅自将近10亿元拆借给其他房地产公司。今年4月,该上市公司甚 至在公告中表示,自己通过子公司拆借给一房地产公司的资金中,有高达1.9亿元未获收款确认,便已“不翼而飞”。记者查阅财报发现,北大荒热衷违规拆借挪 资,造成多笔债务违约或减值准备。因巨额违规拆借资金未披露,其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违反相关规定使用金额逾7亿元,超过3.3亿元逾期未收回。对 大股东的关联交易,更遭遇“低价转移上市资产”的质疑。
“如果一个市场只有大股东套现赚钱、投资者不断亏钱失血,股市就会成为‘合法集资’和‘庞氏骗局’。”华宝兴业基金董事长、华宝投资有限公司总 经理郑安国指出,上市公司本应通过规范治理架构和信息披露,制约内部人道德风险。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证券业人士表示,除了类似北大荒的违规拆借、挪资, 一些上市公司仍在以高估值收购大股东资产,或将上市公司的优质资产以低溢价转出。
专家指出,“北大荒现象”暴露出我国上市公司对内部人的制约机制面临失效。财政部、证监会近日在《上市公司2012年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情况分析报告》中指出,北大荒名列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的8家典型之一,同时上榜的还有佛山照明、西王食品、山东如意等。
内外闸门频频失灵,股市“蝗虫”轻易得手
据新华社上海10月10日新媒体专电(杜放 姚玉洁)在新股发行暂停、融资渠道稀缺的背景下,A股并购重组正迎来井喷期。然而,一些上市公司却通过“高买低卖”“弹簧式”评估等形式,向大股东变相输送利益,赤裸裸地从股市“吸血”。
[page]
作为全球最大的私募基金之一,CVC资本入股珠海中富首年,公司净利润就下滑约50%。查阅公告不难发现:控制珠海中富多年的大股东 “CVC资本”,实质就是一个跨国“倒爷”。其不止一次向珠海中富倒卖旗下公司,让上市公司接盘自家的亏损资产。业内人士表示,此类跨国投资者的唯一动 机,就是在“转让—变现”中实现利益最大化。尽管珠海中富近两年巨亏,CVC资本却从并购交易中“套现”数亿元收购款。
同花顺数据显示,按照交易日计算,上半年A股日均发生约6起上市公司并购案。让投资者疑惑的是,一些明显侵害中小股东利益、掏空上市公司的行 为,如何总能逃过监管的道道“闸门”?记者调查发现,我国资本市场法律法规不健全,在举证责任、惩处力度等方面均存在一些漏洞,使得监管部门和维权者面临 调查难、认定难、立案难、取证难、查处难等困境。
此外,协助大股东“做局”的帮凶——作为中介第三方的评估公司游走在灰色地带。珠海中富报价8.85亿元的定价依据之一,来自北京一家名为“恒信德律”的评估公司。这家中小评估中介出具的资产估值,较会计师审计的净资产大增50%。
最后,欺诈上市、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成本低,缺乏震慑力,也逆向激励了“小股东上当受骗,大股东吸血吃饱”的怪现状。如万福生科圈钱4.2亿元仅被处以30万元罚款,2007年的杭萧钢构案和2011年的绿大地案,也不过判罚几十万元乃至上百万元。
如何防范“套现”游戏,是并购新规新课题
据新华社上海10月10日新媒体专电(姚玉洁 杜放)酝酿三年之久的A股并购重组审核分道制8日起正式实施,在提高并购效率的同时,如何防止并购市场关联交易利益输送、让中小股民蒙受损失,也成为A股市场必须回答的问题。
今年以来,因IPO暂停,A股并购重组概念活跃,但一些上市公司大股东通过“低卖高买”、财务性重组等乱象,变相套现,成了新形式的“抽血机”,中小投资者则蒙受巨亏。
作为国内最大的饮料瓶生产基地,珠海中富是多家跨国饮料品牌的罐装厂。珠海中富在半年报中披露,上半年净利润亏损6723.45万元,同比缩水幅度达惊人的46倍。
记者调查发现,登陆A股后的10年间,珠海中富复权股价上涨了近9倍。短时间内从“好孩子”沦为垃圾股,“跳水王”的背后,是一起诡异的资产收 购。去年9月,珠海中富在一天内抛出50多条公告,收购其海外大股东CVC资本旗下48家子公司股权。这起交易最初报价8.85亿元,几乎是公司2004 年以来的全部净利润。而珠海中富从大股东手中全额受让的48家子公司中,有13家2011年报亏,20家去年中期亏损。
随之而来的,就是股票业绩的连连跳水。2012年上半年珠海中富净利润149万元,下半年便亏损约1.68亿元,全年同比下滑约-500%。今 年上半年以来,珠海中富股价一度从5年来的15.96元高位,跌至1.81元的新低。在中小股民接手“有毒资产”充当冤大头同时,大股东却从这项关联交易 中获得5.9亿元收购款。
事实上,类似珠海中富的故事已多次在A股市场上演。今年7月19日,上市公司北大荒宣布,以约6161万元的价格,向大股东卖出刚刚注入资金 1.3亿元的子公司北大荒米业。而10年前,北大荒向大股东购入北大荒米业的收购价达4.76亿元。如此明显的“贱卖再送钱”,也被股民指为“套现”游 戏。
实际上,在日均发生数宗并购案的中国资本市场上,大股东强势控制上市公司,借关联交易高位套现、重组无视中小股民权益的案例比比皆是。2006年,明星电力被“首富”大股东周益民诈骗近5亿元,大商股份、康美药业等个股近年也陷入被掏空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