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右侧图片1

月饼券的灰色利益链

2012-09-24 00:00:00
字号:

  “黄牛”在人民广场和徐家汇两大商圈的街头回收和兜售月饼券(9月21日摄,拼版照片)。中秋节临近,月饼销售进入旺季,月饼券也呈现交易火爆的局面。据了解,沪上月饼生产、经销企业今年共发放月饼券920多万张。靠“黄牛”搭桥,一张张月饼券在给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孕育了一条灰色利益链。记者通过走访调查发现:企事业单位以6折到7折的价格从厂家团购月饼券发给员工;员工以4折到6折的价格把月饼券卖给“黄牛”;“黄牛”会加价把券销售给需要月饼券的消费者,并把倒卖不掉的月饼券以4折到5折的价格卖回印券的厂家。为了增加月饼券销量,部分厂家甚至会把券直接低价卖给“黄牛”或代销公司。在这一过程中,厂家可以在无需生产任何月饼的情况下,轻松赚取两折左右的利润,而黄牛则通过低买高卖获取一折以上的差价。这样的利益链下,月饼已成为一个由月饼厂家出品的“类期货产品”,名为月饼买卖,但大多是通过月饼券完成交易,整个过程不需要实物月饼出现,最终付出真金白银的只是需要月饼券的企事业单位和消费者。人情往来的需要,使月饼券在发行流通过程中给了生产企业和“黄牛”以可乘之机。专家认为:月饼券票面价格打四至五折之后依然有利可图,如此虚高标注价格的生产厂商涉嫌价格欺诈,而“黄牛”倒卖月饼券则涉嫌非法经营,两者均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经营秩序。新华社记者 裴鑫摄

编辑:子京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载内容仅用于信息传播目的,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本网站力求保证所提供资讯信息的准确性与及时性,但不保证所有资讯信息的绝对准确性与完整性,亦不对信息的使用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转载信息如涉版权和其他问题,可在刊发后30日内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