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品牌网
 | 新闻传播 > 国学教育

“大学教育应该是培养‘人’”
——读《文明的历程:大学人文读本》
发布时间:2013-04-09
文章来源:国学网
分享到: 收藏

《文明的历程:大学人文读本》,张有智、张焕君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第一版

    何为大学?大学的目的是什么?大学的理念是什么?什么又是大学的灵魂?自从大学创立,人们便从未减少对这些问题的探讨。

    古今中外大学虽有许多变化,诸如体制、规模、课程等等,但其精神却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中国古代的经典说“入小学,见小节焉,践小义焉”,“入太学,见大节焉,践大义焉”。小学,这是学习洒扫应对,掌握生活技巧,熟习礼仪规范,完备人生知识的阶段。在学习的道路上,小学是迈向大学的准备阶段,也是由“识器”向“寻道”的成长阶段。大学,是构筑“道”梦想的场所,也是践行“道”的起点。“四书”之一的《大学》开篇即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短短的几句话,二千年来,在“求道”的路途上影响了无计其数的人。

    大学之道,即是大学的理念,也是大学的灵魂,也是大学的精神。大学要做什么?首在“明明德”。“明明德”,简单说,即是把内心的“德”发扬光大。当然,这个“德”是善,如果是恶,何来发扬?《大学》虽早于孟子,但与孟子的“性善”说一系相承。中国人曾对人性的善恶有过经久不衰的讨论,从学术的角度看,“性善”与“性恶”都有理论与实践上的缺点,彼此伯仲之间,难分优劣;但从人心、人情讲,孟子的“性善”更胜一筹。“性善”的提出,是人充分认识到人的伟大,自觉地把人与禽兽分列开来,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提出对人的要求和期望;这是人类觉醒后的表现,也是人性自觉的呈现,更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体现。人内心这种善的德的发扬,不会如水之流下,自然而然,而是要通过后天的努力,积极发扬。后天如何努力?古人探讨的结论是:学习。把自己内心的“德”发扬光大远远未达到《大学》的标准,这只是成就了个人。《大学》要求在成就个人的基础上要成就他人,即“亲民”。“亲民”者,新民也,朱子的理解确实到位。简单说,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周遭的百姓面貌焕然一新。“明明德”成就自己的极致便是“圣人”,通过自己努力的“亲民”便是“外王”,既成就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外王”事业,即达到“内圣外王”之境,也就达到了《大学》篇所说的“止于至善”。这就是大学的理念。

    在专业越来越细化的当代大学,如何才能在大学生身上体现出的是经过大学熏陶的素养,而不是培训后的技艺?如何才能培养出学生对“道”的认同与追求,而不是对“器”的苟同与满足?这是每一个大学教育工作者应有的思考。学人对此问题的思考,虽答案各异,但一个共同的认识便是加强大学通识教育。

    翻阅20世纪以来教育方面文献,关于通识教育的论述时有所见。冯友兰在回忆清华大学往事时,曾说到:“当时教授会经常讨论而始终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是大学教育的目的问题。大学教育培养出来的是哪一种人才呢?是通才呢,还是专业人才呢?如果是通才,那就在课程设置方面要求学生们都学一点关于政治、文化、历史、社会,总名之曰人文科学。如果是专业人才,那就不必要有这样的要求了。这个分歧,用一种比较尖锐的提法,就是说,大学教育应该是培养‘人’,还是制造‘机器’。这两种主张,屡次会议都未能解决。后来,折中为大学一、二年级,以‘通才’为主,三、四年级以专业为主。”

    张有智、张焕君先生主编的《文明的历程:大学人文读本》是针对大学生编写的一部通识教材。全书从横、纵两个向度涵盖历史与文化两个方面,分为22个专题论述,中外皆有涉及,从而把现行国内外通识教材的优点充分吸收,又避免了现行通识教材中的历史与人文结合不充分的缺点。是现行通识教育中较好的一部教材。就具体内容而言,中国历史文化的撰写,遵照两条线索:其一,历史的纵线,从先秦而下,经魏晋、汉唐、宋直到民国、当今,皆有所涉。其二,专门性研究,如学术思想、礼仪、文字、书籍、宗教、日常生活,也有专列。此书避免了一些教材只是罗列历史的不足,而是通过多维的角度,去发掘历史的内核,通过古代中国历史文化的介绍,探求中国人的生活与心灵,帮助人们在当代社会中安顿心灵,更要确定自我在当代社会中的位置,以及自我的价值和使命。世界历史文化部分,选取西方历史中的关键点,探其源,辨其流,了解自我,参照他者,汲取古今中外的智慧,来增加我们的厚度。

    此书的另一大特点,是《前言》所言的“亚学术”的写作方式。书写出来是让大家读的,尤其是教材,面向众多非专业的学生,在保证知识准确性的前提下,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的写作方式便显得尤为必要。


作者:卫崇文
责任编辑:依然

网友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