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品牌网
 | 新闻传播 > 行业楷模

浙江省第一位外籍劳模在中国企业的24年
“洋劳模”老西(人民眼·中外交流合作)
发布时间:2017-07-20
文章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分享到: 收藏
“洋劳模”老西(人民眼·中外交流合作)
  西特里维(右一)正为中方员工讲解工艺流程。
资料图片

  2015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出席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时,专门会见了俄罗斯援华专家和亲属代表,深情回顾了曾为中国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的俄方专家们的感人事迹。“老西”是被习近平主席点赞的人之一。

  习近平同志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就接见过老西——老西是浙江第一位外籍劳模。

  老西全名叫西特里维·德米特里·尼基甫洛维奇,是原俄罗斯应用化学科学中心总工程师,1994年10月,受聘浙江省衢州市巨化集团任技术指导。

  1997年获“西湖友谊奖”,1998年获中国政府“友谊奖”,2010年获“人民友谊贡献奖”,2016年获“西湖友谊杰出贡献奖”……20多个寒暑,老西把他乡当故乡,在中俄友谊史上写下浓重一笔。

  “我们来这里,就是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的。一切从零开始干吧”

  1990年初春的一个上午,拿到第一季度的销售报表,时任衢州化学工业公司(巨化集团前身)总经理韩春根的眉头不禁锁紧。

  企业利润掉得太厉害了!

  作为一家创建于1958年的国营知名化工企业,公司当时经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主打的硝酸、硫酸、盐酸和烧碱、纯碱(简称“三酸两碱”),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个体企业异军突起,纷纷都把目光投向“三酸两碱”。僧多粥少,加之乡镇企业、个体企业在营销等方面独有的优势,让这家国字号老企业举步维艰。

  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老路子”走不通,就得另辟蹊径。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公司领导班子决定“二次创业”——发挥人才技术优势,进军氟化工产业。聚四氟乙烯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工程塑料,广泛用于化工、机械、航天等领域,在当时国内外市场上都是“香饽饽”。

  但“香饽饽”要吃到嘴里可不易。氟化工产业在当时是典型的高科技,在国际上属于前沿科技,国内化工界几乎没有这样的专业人才。“借鸡生蛋!”韩春根下定决心,先后与美国、德国、法国等公司接触,谁知碰了一鼻子灰。最令人气愤的是,有的西方国家公开发起倡议:“对社会主义国家只能卖产品,不能卖技术。”

  天道酬勤。想尽办法的韩春根,终于获得一条重要信息:俄罗斯应用化学科学中心专门从事氟化学的开发与应用,具世界一流水平。彼时,俄罗斯正在经济上推行“休克疗法”,俄罗斯应用化学科学中心也几乎“休克”,“空有一身本领”,却找不到“用武之地”。韩春根立即与中心副院长捷姆钦科展开洽谈。喜获“用武之地”的俄罗斯应用化学科学中心最终决定,与衢州巨化共同成立浙江巨圣氟化学有限公司,开发生产聚四氟乙烯,研发系列新材料、新产品。

  谁来指导中国开展这项工作?反复考量后,俄方把目光落在时任应用化学科学中心总工程师兼下属设计院院长助理的西特里维·德米特里·尼基甫洛维奇身上。

  西特里维从事氟化学工业设计40多年,参加过苏联所有氟化学工厂的设计,是“国家荣誉化学家”。1994年10月,63岁的西特里维带着专家小组从圣彼得堡起身飞往上海。

  上世纪90年代的衢州,还处于发展起步阶段。从上海到衢州,好多地方还是砂石路,小客车时速不到60公里。车行半路,过一个石拱桥时,发动机又坏了。西特里维只好下车,和大家一起推车。最后,转乘一辆绿皮火车才到衢州。前往巨化的路两旁,全是农田,不时有农民赶着牛羊在乡间的路上溜达。

  “工厂离这里还远吗?”有俄罗斯专家发问。

  巨化聚四氟乙烯项目负责人刘越鹏指着一大片农田,红着脸说:“这里就是我们即将规划建设的聚四氟乙烯装置所在地。”

  西特里维觉察到刘越鹏的窘迫,二话没说,拍了拍他的肩膀:“我们来这里,就是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的。一切从零开始干吧。”西特里维跳下车,便开始步测农田长宽……

  一到驻地,西特里维就召集俄方团队开会,明确要求:“没有什么预备时间。从现在开始,全体投入冲锋!”

  可俄方专家“一冲锋”就碰到了难题:两国工业标准之间差异很大,第一个设计方案拿出来后,中方设备生产厂商直摇头:“这样的标准,我们无法实施。”

  西特里维明白:冲锋前,先得对原有设计进行中国化改造。但他强调:改造可以,技术标准一丝一毫也不可以降格。

  为了让俄方团队了解中国的技术特点,很多方案初稿需要先翻译成俄文,由俄方进行审核、修改。俄方资料也同样需要译成中文,供中方参考。这样一来,工作量成倍增加。“西特里维太狠了!”一位中方翻译不禁私下抱怨。

  西特里维听说后,把这位翻译找来,温和地说:“科学来不得半点马虎。任何‘大概’‘差不多’都是不行的。我的要求,加大了您的工作量,请您理解。这样吧,这项工作,我和您一起做。”

  既当总指导,又当总领队,西特里维还给自己“封”了个“总编审”:翻译译的任何文本,他都要逐一检查。他办公室的灯总是整晚亮着,倦了,就在沙发上和衣而眠。

  仅仅两个多月,西特里维和他的团队就拿出了全套中国化的项目设计方案。拿到这份2万多页的文件,刘越鹏和巨化的工程人员都惊呆了。

  设计方案告竣,意味着当时中俄两国化工领域合作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项目——3000吨/年PTFE(聚四氟乙烯)工程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后续工作只需要部分俄方专家留守监测方案实施。

  “终于解放了。”不少俄罗斯专家长舒一口气。

  “这里天气太热,4月的气温就到30摄氏度。我们俄罗斯哪有这样热的天?”“这里饭菜不可口,生活设施也落后,身边又没个亲戚朋友……”专家们小声议论。乡愁总是最容易引起大家共鸣。一位老资格的俄方专家忍不住大声说:“中国氟化工产业没有一点基础。这两个多月搞设计就让我们掉了层皮,后续建设、运营更会难上加难。我可不想搭上这条老命。我坚决不留!”

  “好吧,我留。”西特里维平静地说。

  “你们说的这些情况,我都明白,也理解大家的苦衷。”西特里维微笑着说,“不管怎样,我还是你们的领导,在后续工作中,我遇到问题,还会找你们 ‘麻烦’ ,你们可不能躲着我!”

  西特里维为什么决定留下来?一周后欢送俄方专家回国的晚宴上,西特里维自揭谜底:“我之前没来过中国,但我从小就会唱《莫斯科—北京》这首歌,中国那时就进入了我的梦里……这次两个多月的合作,我想说,我们两国的友谊依然存在!只要中俄两个巨人携起手来,美、日、英、德垄断世界氟化工行业的格局必将被打破!”

  从此,巨化集团多了一个每天按时上班、常常加班的俄罗斯员工。大方脸、胖身材、高个头,西特里维性格爽朗,平易近人,巨化的同事们亲切地称他“老西”。西特里维欣然接受了这个很“中国范”的称呼。

  “我年纪这么大了,更要珍惜时间,把中俄友谊这支歌唱好”

  整整3年,衢州巨化氟化工项目终于迎来试投产。这3年,老西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

  1997年12月27日,技术人员章东晓在调试焚烧装置时,发现点火系统怎么也点不起火。焚烧装置运行不可靠,意味着环保无法通过验收,也就不能生产。章东晓心急如焚。

  西特里维闻讯赶到车间,组织现场攻关。

  衢州冬季的寒风挟着湿气,有一种往人骨头缝里钻的阴冷,高处寒意更甚。已经60多岁的西特里维,却爬上了18米高的焚烧塔,蹲在焚烧喷嘴的位置,记录每次试验后喷嘴的原始数据和变化状态。毕竟年岁不饶人,蹲一会儿,他就觉得腿脚麻木。大家都劝他下去,老西却不为所动,蹲不住,索性就坐在地上记录。

 




责任编辑:美杉

网友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