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品牌网
 | 新闻传播 > 行业楷模

“钢轨医生”关改玉:旅客生命的“守护神”
发布时间:2017-11-04
文章来源: 中国青年网
分享到: 收藏
  “守住两根轨,迈开一双腿,不敢多喝水,基本不张嘴。”关改玉说,这就是她的工作状态,她8年来说的话比不上常人一年说的话多,在百余里长的铁轨上,背着10多公斤的单肩包,跪下、检测、行走,日复一日……

  关改玉,一名80后姑娘,中铁十七局唐曹铁路项目的探伤工,用8年时间在与钢轨的无声对话中送走美好年华,用生命和汗水呵护着高铁工程质量,把人生最美好年华奉献给祖国铁路建设。

  关改玉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称号。

“钢轨医生”关改玉:旅客生命的“守护神”
  2017年3月7日,关改玉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本人供图

  打破常规 突破自我 “做和别人不一样的事”

  “‘探伤’就是给钢轨做检查,我们乘坐火车时经过的钢轨,都要由探伤工逐一对钢轨焊接接头处进行质量检测,排查出可能危害行车安全的隐患,根据损伤情况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每个焊点符合标准。”关改玉说,“这事关铁路行车安全和旅客生命,马虎不得。”

  探伤工每天要在野外负重10多公斤,步行10公里,面对这样一份男人都会觉得辛苦的工作,个子不高,体重不足90斤的关改玉,刚开始一条线来回两趟走下来,要磨坏几双鞋,脚底的血泡踩下去钻心的疼,而她这一干就是8年。

  “我当初选择报考探伤工,就是不愿意坐在办公室。年轻人一定要有拼搏奋斗精神,突破自我,要做就做和别人不一样的事情。”关改玉回忆说。

  2009年7月,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关改玉进入中铁十七局铺架分公司海东项目部办公室工作。当了解到公司急需探伤工,她便主动请缨,参加了国家级探伤工培训,经过刻苦学习,关改玉以总分第一的成绩,成为中铁十七局首批获得国家资格认证的探伤工之一,打破了男性垄断该行业的惯例。

  “新手上路一般都是从简单的开始,而我则直接从困难模式起步。”关改玉说。

  2009年,海南东环项目开工,天气炎热,气候潮湿,开展户外工作时汗如雨下,加之500米钢轨运输困难,只能把当地生产100米的钢轨用于建设,这无形中让工作量加大了五倍。

  关改玉并没有叫苦喊累,凭着天生那种不服输、不示弱的心气劲儿,她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探伤的各项技能吃透。

  每天早出晚归,跑现场,学习调试仪器,在摸索前进中不断积累经验,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反复循环中努力提升技艺……凭着这种执着的钻研精神,关改玉的探伤技术水平迅速提高。

“钢轨医生”关改玉:旅客生命的“守护神”
  冬夜中,关改玉正在为钢轨探伤。本人供图

  执着坚守 攻坚克难 “最苦是心头的恐惧与孤独”

  8年来,关改玉先后参与了海南东环、京沪高铁、汉宜铁路、宁杭客专、津秦客专、邯黄铁路、宁安铁路、张唐铁路等8项国家、省重点铁路工程探伤作业,累计步行1700余公里以上,平均每个工作日至少步行16公里。

  “对于我来说,上火是家常便饭。”关改玉告诉记者,由于长期在野外工作,现场条件差,而且大多都是男职工,上厕极为不方便,她只有尽量不喝水,实在渴得难耐就含上一口水润润嗓子,过后再吐掉。时间一长,不但上火、嗓子发炎,身体也开始脱水。

  然而,关改玉需要的面对的困难不仅如此。在工作中,为求准确,她要跪在道砟、枕木上调试仪器,核对两到三遍,一跪就是近半个小时。站起身后,双腿不听使唤,再想跪下时,膝盖皮肉欲裂。但是关改玉咬紧牙接着背起设备再走几百米,继续蹲下探伤。这样在无遮无掩的线路上一走就是四五个小时,一天下来,双腿酸软无力,膝盖常常被磨破,肩膀经常被磨肿。

  南方的夏季,被太阳暴晒的钢轨温度超过60摄氏度,一不小心碰到,仿佛能听到皮肉被“炙烤”的声音。一天下来,皮肤变黑蜕皮,眼睛被汗水固化后的盐粒烧得火辣辣的疼。

  北方的冬季,五六级的北风刺骨。为确保检测精度,探伤工不能穿得太多,也不能戴手套。风像刀一样割破薄薄的工作服,手上冻疮流出的黑血一会儿就被寒风冻住了。

  但是,在关改玉看来,这些艰辛并不算最苦,最苦的是心头的恐惧与孤独。

  野外工作这些年,最让关改玉刻骨铭心的,是独自行走在不见人烟的轨道上。“有时走一天都碰不见一个人。”她说,“前方是两条永不交汇的直线延伸开去,一眼望不到头。往后看,仍旧是这两条线,尾端消失在天地的尽头。我就站在这两条线的中间,头顶毒辣的太阳,一个人默默地工作。”

  在海南东环铁路作业时,路基两侧植被茂盛,经常有野狗出没,每当此时,关改玉既不敢哭,也不敢动,实在害怕了,一首接一首地大声唱歌。“唱着唱着,野狗就被吓跑了!再有什么异动,我都觉得花花草草在为我鼓掌呢!”她笑着说。

  在汉宜铁路施工时,由于受轨温限制,关改玉经常得在夜间从事探伤。在那里,沿线散布着大量墓地,晚间施工让她头皮发麻。她和另一个同事在距离焊轨队二、三公里的后方工作,除了手电筒的微光,周围一片漆黑,寂静无声。每当周边出现异响,她就会惊出一身冷汗。“要坚强,要勇敢……”她也在不停地为自己鼓劲。

  关改玉不仅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生理和心理困难,而且一直坚守在施工一线,默默继续前行。

“钢轨医生”关改玉:旅客生命的“守护神”
工作中的关改玉。本人供图

   信念不改 玉汝于成 “干好一件事这辈子就值了”

  “如果仅仅只是为了一个‘饭碗’,我早就坚持不住了。让我坚守下来的,是探伤带给我的一种信念。”

  这些年来,关改玉一直把师傅的一席话铭记在心:“探伤工绝不仅仅只是钢轨的‘医生’,更是千千万万旅客生命的‘守护神’!我这一生,就干了这一件事,而且干好了,这一辈子值了!”

  “虽然做了这么多年的探伤工,自己也感到适应了,但是回想起来确实比较辛苦。”关改玉回忆,这些年在一线工作,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上都经历了很大挑战。

  “不过,每当乘车在自己参建过的线路上飞驰,一种成就感就油然而生。既然选择了探伤工作,就是我对企业的一份承诺,我会一直坚持下去,这也是我的职责和使命。”她说。

  在外工作久了,回家团聚就成了关改玉最大的心结,一年与家人相聚时间不足半月。因为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她有时也会刻意隐瞒现场情况,尽量多讲一些工地上的趣事给家人听,让家人不会过分为她担心。

  她感到自己对家人还有很多亏欠,她有一个愿望:“工闲时能陪父母在我曾经奋战过的铁路线上乘车旅行,给他们讲讲我曾经的工作故事。”

  可一旦离开工地,又是满满的眷恋和不舍。有一年工程完工,关改玉在家休息了半年。“刚回家的时候,有一种解脱的感觉,终于可以不用晒太阳了,终于可以不用昼伏夜行了,终于可以按时、按点吃饭了,终于可以用用化妆品、穿穿漂亮衣服了。”关改玉说,可她两个月后,就开始想念同事、朋友,甚至怀念工地上的生活了。

  记者问关改玉,如果再给她一次选择的机会,还会选择做探伤工吗?

  “虽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知道我这个行业是做什么的,但是我们的铁路越修越长,列车开得越来越远,这其中也有一份我自己的努力,发现自己默默奉献也是值得的。”关改玉回答说,“你们看我的名字‘改玉’就知道了--信念不改、玉汝于成。”(中国青年网记者 宋晨)


责任编辑:美杉

网友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