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品牌网
 | 新闻传播 > 高管风采

史玉柱:和大家说拜拜了 你们以后很难见到我
发布时间:2013-04-11
文章来源:新华网 百度百科
分享到: 收藏

    史玉柱活动照系列1(20张)其次,建分公司,设营销部,强力出击。1994年11月,脑黄金全国市场启动,史玉柱把市场分为华东、华南、中南、西北、西南、华北、东北七大片区,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分公司,要求建分公司、培训考核、实现销售回款“闯三关”。史玉柱对时间的要求很严格,比如在华东市场试销期间,分公司必须建成。有的分公司经理直接带上汇票赤膊上阵,不到一个月建好一个分公司。史玉柱亲自主抓销售人员的培训工作,他对每一位分公司经理都灌输同一种理念:健脑观念与渠道网络经销的场面要铺开,最重要的是“回款才是硬道理”。集团总部设立营销管理部,不停地向分公司经理施压。
   
    再次,各类促销铺天盖地。在硬广告全面开花的同时,史玉柱要求加大软性宣传的比重,注重收集消费案例,进行脑黄金临床检验报告、典型病例以及科普文章的宣传。为了配合宣传,《巨人报》的印数达到了100多万份,以夹报赠送和直投入户等方式广为散发,成为当时中国企业印数最大的“内刊”。
   
     第一战役从1994年10月至1995年2月,仅仅4个月,在供货不足的情况下,回款突破1.8亿元,“暴力营销”成果显著。在当时的三株、太阳神等保健品还在对农村做刷墙体广告的时候,“既有贼心又有贼胆”的史玉柱采用铺天盖地、无孔不入、狂轰滥炸式的广告策略加之渠道建设和严格管理,让一款全新的保健品在12亿中国人中家喻户晓。当年,史玉柱和他的脑黄金一起,成为妇孺皆知的明星。

推出脑白金
    少年得志、轻松拥有巨人集团并因推出脑黄金而名噪一时的史玉柱,脑黄金保健品管理不善,盲目地扩张而导致市场迅速萎缩。1998年,史玉柱开始策划脑白金的市场推广。脑白金运用脑黄金的营销策略以星火燎原之势迅速占领全国市场,稳居保健品市场榜首。
   
    在脑白金的开发过程中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史玉柱天天跑药店,跑农村,去跟他的未来消费者们交流。开拓无锡市场时,当地几百家药店他都跑过一遍。接下来每次启动一个市场,他都是这么干的。他认为,老板冲在第一线了解到的情况,跟听汇报来做决策,完全是不同的两回事。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下面员工即使在大年三十,也仍然坚守在全国50万个商场和药店里面,别人早回家过年了,史玉柱的9000名员工还依然顶着寒风在那里一丝不苟地搞脑白金促销。
 
   脑白金面市6年来,它基本上保持了销售上升的势头,即使在销售额突破10亿大关之后,其销售额还在缓缓上升。史玉柱不仅已经创造了脑白金销售的市场神话,而且,他对这神话的延续充满信心。
在2001年,史玉柱就彻底地把脑白金卖掉了。史玉柱取得了多少回报?粗略计算:上市公司健特生物2001年报称公司10转增7股派1元,上海华馨由2800万股增至4770万股,分红 4770万;2001年3月健特生物从上海华馨手中购买无锡健特39%的股份,支付现金1.22亿元;健特生物中报10送2转增1,派现0.5元,华馨增至5700 万股,进账2850万;通过此次无形资产转让,上海健特再进1.46亿元。

黄金搭档
    史玉柱为什么急于离开脑白金?他下一步准备做什么?事实上,下一个目标已浮现,依然是保健品——黄金搭档。据悉这是由中国营养学会、瑞士罗氏维生素公司、上海黄金搭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合作生产的一种保健品。其特点就是“创造性地在复合维生素里添加矿物质”,因此命名为“黄金搭档”。从11月份开始,央视黄金广告时段中,脑白金之后紧跟着的就是黄金搭档。

    脑白金的成功80%归功于广告,但黄金搭档的试销城市多数禁止宣传画、大模拟盒、柜台牌等包装手段。电视广告此时也成了一个尴尬——由于保健品市场产品众多,针对黄金搭档“补充维生素”的巨额宣传,基本在“为他人做嫁”——在黄金搭档强大的广告媒体运作推动和科普教育下,整个维生素产品销量在逐步攀高,但黄金搭档的销量却增长缓慢。
   
     然而现在黄金搭档的成功不得不承认史玉柱的确是一个营销天才。

巨人重生
   
 1998年,除了几次旅行,几乎没有耽误太多的时间,史玉柱重新回到了原本建立了较好根基的保健品 市场。史玉柱仍不舍“巨人”的浪漫主义情结,借用音译的“Giant(巨人)”,很快注册成立了上海健特公司,并开始做保健品。这一次他有针对性地将目光瞄准了江苏省江阴市。随即,史玉柱戴着墨镜在江阴走村串镇,挨家挨户寻访。由于白天年轻人都出去工作了,在家的都是老头老太太,半天见不到一个人,史玉柱一去,他们特别高兴,史玉柱就搬个板凳坐在院子里跟他们聊天,从聊天中,史玉柱不但了解到什么功效、什么价位的保健品最适合老人,而且知道了老人们吃保健品一般舍不得自己买,也不会张口向子女要。这些极其鲜活的第一手素材为史玉柱创意“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还收NBJ”提供了灵感。
   
    在如今高密度的信息轰炸时代,很多人讨厌这个广告却印象深刻。可以想象,在广告和营销甚少的市场经济初期,在“狗叼着宣传单”都能起到传播作用的年代,全面开花、轮番轰炸的宣传会给观众带来怎样的震撼。
   

责任编辑:子京

网友评论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