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品牌网
 | 新闻传播 > 品牌观察

管不管,如何管?——关于规范打车软件的现象和思考
发布时间:2014-05-29
文章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收藏

 

  新华网北京5月28日电(记者齐中熙、樊曦)交通运输部日前向社会公布了《关于促进手机软件召车等出租汽车电召服务有序发展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就社会上风行的打车软件做出了相应的规范,并公开征集意见。

  目前,我国共有出租汽车134万辆,年客运量达401亿人次。打车软件最火时,日均接单量超过1000万,现在每天也有约300万人次使用打车软件。对这一创新的互联网服务模式,政府到底该不该管,如何管?

  “硬币总有正反两面”

  “现在打车,不用路上拦车,在手机上点几下就行。”今年开始,几乎每天下班时间,任丽就会用打车软件叫辆出租车到单位门口。“前些日子几个打车软件还抢着送补贴,的确方便又实惠。”

  随着信息技术在出租车行业的深入应用,出租车电召服务逐步普及。近两年,手机打车软件迅速发展,特别是“快的打车”和“滴滴打车”给乘客和司机奖励以来,一下子颠覆了以往打车的体验,激起了司机和乘客的使用热情。

  对手机打车软件,交通部门总体给予正面评价,认为“改变了出租汽车以巡游为主的经营模式,很好地培养了乘客预约出租汽车的消费习惯……对于优化出租汽车资源配置、缓解打车难、降低空驶率都有一定作用,受到了司乘双方普遍欢迎”。

  就像硬币有正反两面,使用打车软件也不尽是好消息。

  如有些司机为了抢活,准备了两三部手机,同时下载好几个打车软件,造成开车时手忙脚乱,酿成事故;有的“黑车”司机也下载了软件,助长了非法经营;还有一些出租车司机,会根据订单路程的远近、乘客有没有选择加价等因素,挑客、宰客……

  “打车软件在方便乘客和司机的同时,也确实带来了扰乱价格管理秩序、影响行车安全、助长非法运营、加剧部分乘客‘打车难’和服务过程难监管等问题。”中国道路运输协会秘书长王丽梅说。

责任编辑:陈略

网友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