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心态与病魔相搏——怀念挚友白衣战士孙宝梅
痛失宝梅!
2020年11月12日凌晨3点,孙宝梅永远离开了我们。此刻的我强烈体验着难以承受的情感哀痛,我悲哀于人生之无常,痛惜挚友宝梅的离去。在逾天命近花甲的年龄,她的生命定格在了59岁。
死亡只是一瞬间的事,可是失去一个人却是一辈子。是的,从此之后,太原、上海再也没有了宝梅,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了宝梅。
从发现肿瘤算起,她已同疾病斗争了近六年的时间。2015年春天发病,由于始终乐观豁达的精神状态,加上自己是内科医生出身的底子,以及同学同事圈里医生的相助,病情很快得到了基本控制。2015年6月,当我第一次赴沪看望她时,她正在做第一轮化疗,虽剃去了头发,戴着假发,使用了含激素的药物,人也虚胖了一圈,但面色红润,精神爽朗。我们海聊、逛街,丝毫看不到她有半点灰冷的情绪。我从心中为宝梅叫好:“了不起!有这样乐观的心态常在,一定能够战胜病魔!”
怀念宝梅!
宝梅念旧重情,我亦重情念旧。虽然远隔两地,却常在惦念之中,但凡找个机会就见上一面。她得病以后的每一个春节,我们几乎都能在太原相聚。记得在2017年春天的一次通话中她说到,太原有几个朋友的孩子要举行婚礼,只要我不躺倒,就一定要参加。欣然参加了大姐的儿子牛牧、小杜的儿子、英侠女儿的婚礼。在吴萍女儿的婚礼上,许多铁路医院的老友新朋聚济一堂,相谈甚欢,当天晚上她不无兴奋地给我打电话说:“姐已淡出江湖二十年,但江湖上依然有姐的传说。”此时她已经历了2次化疗,人们看不到忧郁、孤独、敏感、古怪,这种形象不属于她。她笑起来依然热情,透着几分孩子般的单纯,你绝不可能在其她肿瘤患者脸上看到那么灿烂的笑容。
2018年5月13日是母亲节,儿子的一句问候让我甚是感动,同时也更加惦念病中的宝梅(儿子的干妈),随即将手头的照片合影收集编撰,虽说我们是同事挚友,相识相知三十余载,但提笔要写宝梅时,却有一种近乡情怯之感,不是因为别的,而是怕表达不出我对宝梅卓尔不群的敬佩。
记得是1985年我从部队医院来到太原铁路医院,在抢救病人的心内病房初识宝梅,印象最深的是她的干练与沉着,女医生特有的果敢与柔美在她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加上她富有韵味的姿态,秀美端庄的面容,在轮转急诊室、手术室时是粉丝一片……同事、同道们欣赏她的不仅是出色的专业才华,更是她做人风格的至情至性,温婉的外表下藏着当今难得的侠骨豪情。在她身上看不到张狂,看不到矫饰,在她那里嗅到的总是真情书香,也因此在铁路医院受到从上到下、从老到小、从男到女的一致认可和夸赞。我们俩经历不同,几次交谈后感觉思想上多有共鸣,相互砥砺,很快成为知心朋友。一起读名著,读琼瑶,读三毛,看美文,谈感想,谈美学,品美食,谈进步,谈理想,适逢改革开放的初期,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竞争也罢,裹挟也罢,总之不甘人后,像一朵水花,体会着一往无前的壮丽。置身在这洪流之中,我是1997年调离太铁医院来到北京,宝梅也带着她追求“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的境界,1998年,作为已经是心内科副主任医师的宝梅离开太铁医院远赴上海,她选择了停薪留职,义无反顾奔向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将童装、鞋帽、地产做的风生水起,培养女儿毫不耽搁。此时的宝梅依然坦荡如旧,潇洒如初,这一切说明了什么?因为真诚坦荡也许招人忌妒,同样因为真诚坦荡也能化解矛盾恩怨,更有甚者因为真诚坦荡可以拥有更多的知音和朋友,这些在宝梅身上都实现了。
从1985年至2020年,我们35年交往的友情,即清淡又醇厚。岁月就这么过去了,无论欢乐还是平淡,无论奋进还是沉重,我们都在一天天变老,但友谊始终具有热度,让我们体会到温暖和依靠。
2017年6月19日,国家大剧院演出话剧《简爱》,我邀请她来京观看,我在微信中这样写到:“这是《简爱》的第100场演出,期待你来京观看。《简爱》这个英格兰女子美丽倔强,独立自尊,我能从她的个性中找到你的影子……”这一天,她专程来京,我们俩一起享用了这场心灵的盛宴。2017年暑假,春一参加华师附举办的高中数学联赛冲刺培训,正值三伏天,儿子刚到上海就高烧腹泻,宝梅多次往返于名都城与来来酒店之间,送药送饭,并亲自开车去上海交大密歇根学院,咨询高考前的政策,使我们深受感动。自从宝梅来沪后,我们在上海就有了亲人有了家。
宝梅病情加重是在2018年,春节之后,首次发现了少量腹水,到了4月,已行走困难,为了她往返医院方便,我寄去了德国台湾合资的康扬轮椅,便于折叠、灵活使用。4月16日,好友平量打听到马来西亚“豪猪枣”对晚期肿瘤有神奇疗效。“豪猪枣”是豪猪体内一种结石般的分泌物,能解百毒,减轻腹水,镇痛退热,化湿排毒,帮助免疫细胞快速重生,只是属于稀有珍品,很难找到。次日,金水通过厦门公安的朋友找到了10.86克成色上好的“豪猪枣”,火速寄往上海,期盼着能有奇迹发生,从绝望中找回希望。4月19日,宝梅用上药并发微信说:“一定不辜负你们的爱心,希望能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还发来李健的一首歌:《假如爱有天意》。5月1日,我们又第二次托朋友寄去了9.3克“豪猪枣”,虽然颇费周折,但对缓解病情还是起到了一定作用。7月初,宝梅血色素下降到了3克,出现焦虑失眠症状,她发微信说使用劳拉西泮后症状有改善,希望我寄一些给她,后来,劳拉西泮一直伴随着她,对改善心情、提高生活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019年9月6日,按约定宝梅是要亲自去上海交通大学参加春一的开学典礼,由于体力不支,未能成行,留下了永久的遗憾。9月10日,我和金水去家中看望宝梅时,虽然她消瘦了很多,但精神状态尚可,那双眼睛依然晴空万里,清澈温暖,反复叮嘱让春一国庆来家里过节,让他把名都城当做自己的家。我在想,一直以来,是她深厚的友情温暖着大伙,在病魔缠身之时也是如此。
2020年9月,宝梅肠梗阻复发,来势凶猛,病情急转直下。由于血色素、血小板低,腹水严重无法造瘘,肠道粘膜粘连,灌肠、下胃管不起作用,腹痛腹胀难以忍受。11月2日我和刚玲到上海武警总院外科探视,她半躺在病床上,呼吸略显急促,但思维清晰,眼神明亮,声音有些吃力地说:“你们怎么来啦?”从她的眼神里,我看到一种意味深长的感觉,我的心有些颤抖。“宝梅,你要挺住啊!11月29日是你的60岁生日……”话未说完,我就哽咽了。原本是想给老朋友力量的,没想到自己如此脆弱。我把手掌轻轻地放在宝梅的手背上,她的手背是温凉的,我摸了摸她的脉搏跳动很快,一分钟有120次的样子,但始终清醒。她的记忆力依然非常好,我们提到她送我的发卡我依然戴着,只是忘记是什么牌子了,她马上补充说,是“亚历山大”的牌子。我们说着大事小事往事趣事,也说起她的病情,虽有危险,但会像两年前一样化险为夷。不觉间聊了快一个小时,我帮她调整了一下躺的姿势,她笑着说,我有些气力不够,你们聊,我很想听……
仅隔了10天,就在这个病房,宝梅永远离开了我们。我甚至不相信宝梅会这样离去,常常发愣地凝视她的照片,想起她曾与我说过:“活着的时候就快乐的活着,我也会让自己快乐起来。如果死亡来临,我就飘然而去!”我知道这心的升华——是她在无数次与绝望的搏斗中完成的。
宝梅安息!
饱受病痛折磨的宝梅安息吧!
天堂有幸多了位美丽的白衣天使!
按照山西风俗,2020年11月14日宝梅去世的第三天,在上海曹溪路210号龙华殡仪馆举行告别仪式,那天清晨,我下了北京至上海的动车,早早赶到“归真厅”门口,告别形单影只的宝梅,我的心是沉静的,也是颤抖的。
此刻,上海多云,有微风。告别仪式结束后,宝梅的女儿妞妞在朋友圈发出悼文及歌曲《当你老了》,词的作者是爱尔兰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是宝梅十分喜欢的歌手李健演唱的:
“风吹过来
你的消息
这就是我心里的歌……”
妞妞在悼文中写道:
“风再也吹不来你的消息
我眼睁睁看着那火包围着你
然后从灰烬中找到了你的眼镜
妈妈……”
相信受过东西方文化熏陶的妞妞,以她不凡的见识,坚韧的性格,必当走出哀痛,自信充实地生活,怀念着,也快乐着。
直到永远。
谨以此文献给挚友孙宝梅并致以深深长久地祝福!
2020年11月18日
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