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品牌网
 | 新闻传播 > 华夏名家

“大国工匠”王亚蓉:她复织了从东周到清代的中国
发布时间:2017-04-06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分享到: 收藏
“大国工匠”王亚蓉:她复织了从东周到清代的中国
她有一双化腐朽为神奇的手。

  在每一个重要的考古遗址,她都期待着能在现场提取到古人留给我们的绢罗锦纱;在纺织考古实验基地,她复原的丝织品从东周到清代,时间跨度长达2000年,她相信我们可以用古人的方法让那些暗淡了光泽的丝织品重现光华;中国是一个拥有“锦绣”历史的文明古国,而75岁的王亚蓉期待能为中国织就一个“锦绣”前程……

“大国工匠”王亚蓉:她复织了从东周到清代的中国
王亚蓉和自己的弟子们在一起。新华社记者李贺摄
 

  4月2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八楼。

  穿着自己设计的翠绿色丝绒旗袍,端坐在会议室的中间,75岁的王亚蓉先生笑意盈盈地看着自己指导过的23名学生依次走来,行过恭恭敬敬的弟子礼,再接过自己精心准备的刺绣礼品,花团锦簇地将自己围绕……

  1974年,她成为沈从文的学生时,协助先生完成《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是当时的“三人行”中最年轻的一位;1982年,当她第一次触摸到2300年前战国晚期的马山楚墓的完整衣服时,动了还原复织古代丝织文物的念头,如今沈从文先生已经走了快三十年,王 先生离开也20年了,而她的学生们比她当年还年轻……

  这一刻,她觉得不再那么孤单。

  这23名学生,来自全国不同的博物馆和科研院所,大多是她手把手的带出来的,和她去过考古现场提取丝织文物,一起修复过残破的丝织碎片,将来会在各自的岗位上独挡一面,关注一下他们的研究项目,研究一下他们的奔波轨迹,几乎就能拼接出王亚蓉40余年的纺织考古地图,也能勾勒出未来中国纺织考古的新天地……

  她触摸过2600年前最美的华服

  如果从上个世纪60年代沈从文先生开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整理算起,中国的纺织考古已经走过了近60年的历史。纺织考古包括了对考古现场的纺织品文物、纺织工具等进行发掘、提取、保护、修复、复织等多个环节,而提取是最基础也是最难的第一步。
 

“大国工匠”王亚蓉:她复织了从东周到清代的中国
王亚蓉(右一)与沈从文夫妇的合影。(王亚蓉提供)

 

  王亚蓉一直记得1982年她和王 在湖北江陵马山汉墓度过的那些日子,她亲手触摸到了2300年前战国晚期的丝织物,那是当时中国时间最早、保存最好、技艺最为精湛的丝织文物。

  “作为中国考古界著名的纺织品文物保护专家,王 当时选择了在午夜时分开始文物的起取,主要担心丝织品在阳光下受损。当棺罩在考古人员细心呵护下完整地取出后,王 将棺盖一头慢慢掀起,看到了满棺的丝织品,他吩咐大家立刻将棺盖盖上,建议带回博物馆去提取文物。现在想来,他的考虑是周全的,一是清取这么多丝织品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二是在野外开棺,紫外线和风沙会严重伤害丝织品文物。”

  因为这座墓的纺织品需要若干张面积为长3米、宽2.5米的工作台,王 和王亚蓉等考古人员只能以地为工作台,天天跪在地上工作,几十天时间爬来爬去,膝盖都起了茧,以后每到冬天膝关节就会疼。正是在这座战国楚墓,王亚蓉老师触摸到35件迄今所见世界上时代最早、保存最好的丝织物,第一次搞清了绢、罗、锦、纱、绮、绨、组、绦等八大类丝织物的细微差别,沈从文先生激动地称之为战国时期的“丝绸宝库”,更让世界见识了楚文化的登峰造极。
 

“大国工匠”王亚蓉:她复织了从东周到清代的中国
唐代法门寺地宫王 (中)和王亚蓉(左一)正在揭取宝函外裹的丝带。

 

  “丝织品是所有文物里最娇嫩最不好处理的,对环境的依赖与要求非常高,能够保存下来的或者处于饱水状态或者处于新疆尼雅、阿斯塔那样极度干燥的状态,你忽然改变环境或者提取不当,就会造成令人心痛的损毁。”王亚蓉亲眼见过完整的丝织物由于提取不当而经纬断裂难以修复的瞬间,因而对于文物的提取几乎总是用最物理的、最少干扰的方法来完成。

  




责任编辑:美杉

网友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