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品牌网
 | 新闻传播 > 华夏名家

“大国工匠”王亚蓉:她复织了从东周到清代的中国
发布时间:2017-04-06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分享到: 收藏

    2016年9月,王亚蓉和她的学生们成功复织出江西靖安东周墓葬出土的2500年前的几何纹经锦。春秋战国以来中国传统的织锦都是经锦,也就是经线起花,但现在所有的织锦都是纬锦,大家集思广益,在四川丁桥织机的基础上增加了综片,打造出可以织造靖安出土织锦的织机,终于将东周的经锦复造出来。

“大国工匠”王亚蓉:她复织了从东周到清代的中国
王亚蓉和王继胜查看复织的靖安织锦。

 

  走上纺织品的复原和复织,在王亚蓉看来,是必然的选择。最初萌生复原这些文物的念头还是因为马山楚墓。王亚蓉发现内棺出土的很多件衣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腋下都嵌着一个方片。中国历朝历代服装都是平面剪裁、平面缝合,很整齐,这样的方片结构肯定有某种穿着功用。单纯画图,解决不了这个结构功用的问题。而且这些衣服出土时质地已经很脆硬,根本不能穿着,有些衣服的后背部已消失了,刚出土的时候颜色还很鲜亮,出土后就逐渐变的灰暗了。非常不适宜对外展览。久而久之人们就会忘记这些衣服的原貌。“如何能让大众更直观地欣赏到千年前那些无以伦比的美,实验研究出土纺织品的复原与复织似乎是唯一的选择。”

“大国工匠”王亚蓉:她复织了从东周到清代的中国
 

  要复织一匹古丝织物,光有这些数据采集和考察还不够。“不止是织造工艺本身,还需要考究丝织物的染色、锁绣、盘金等各种工艺。”做完这些,才能开始复织实验。王亚蓉要做的,就是根据这些数据,从为丝线染色开始,一次次染色、改装打造经织机进行织造,直到真正把古丝织物复织完成。

  从1985年开始,在沈从文和王 的支持下,王亚蓉组织人员对马山楚墓的系列文物进行工艺复原和文物复织,磕磕绊绊历经5年,才解决了对工艺结构的困惑。正是在复原的过程中王亚蓉弄明白了这个方片就是文献上称之为“小腰”的东西。这样的衣服上身后,腰部会自然收敛,胸部前耸,结带束腰,“下裳”部分即作筒裙状变化,“上衣”即呈现自然立体。所以,后来英国学者威尔蒂看到后评价说这是中国在两千多年前就用平面剪裁做出了立裁的效果!

  马山墓中的衣服领缘内、外都附有钉缝在上面的纹饰精美的丝质窄带,类似现在的护领或领带。这种窄带在马山墓中共出土了四种,而尤以N10凤鸟花卉纹绣绵衣上的最为精美。在复制时织工根本做不出来与文物正背结构都一样的织物。王亚蓉觉得可能是绣出来的,于是就织了一根与文物等长宽的带子,染成咖啡色,再让绣娘一针一线地绣出来,最终才将其复原,并因此发现了一种失传的新的绣法 “纳缕绣”。

“大国工匠”王亚蓉:她复织了从东周到清代的中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纺织考古实验室复原的马山N10人凤鸟花卉纹绣浅黄绢面绵袍。

 

  1983年到1990年完成了第一批的复原复制工作。199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在江陵举办了第一次国际服饰研讨会,王亚蓉展示了自己复原复制的马山N10彩绣凤鸟纹绵衣。这件衣服淡黄绢地,绣线有深蓝,翠蓝,绛红,朱红,土黄,月黄,米色。正面鸟像,张两翼为舞步,头上华冠如伞盖,两旁垂流苏,翅膀上曲复作鸟头形状,其一更生出花枝向上蔓卷,至顶再反转倒挂出三花穗,画面遵媚温润中散发出楚文化特有的奇异诡谲之气。整件衣服技巧与工艺设计都高度成熟,平铺在一块展板上放在地上,为了能看得清楚,来自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围着衣服跪了一圈,荆州博物馆的彭浩先生诙谐地说:“这真是五体投地啊!”

  在宋玉的神女赋中,已有“罗纨绮绩盛文章,极服妙采照万方”的描写,而复织的意义或许就在于让你有机会重新吟诵出这句深藏心底的华章。

  她说,沈先生的心愿一定会实现

  2008年才建立的这个纺织考古实验室就在社科院考古所的后楼里,几间屋子并不大,她和她的弟子们就在这略显逼仄的空间里,同时进行着江西明代宁靖王夫人吴氏墓服饰修复、江西赣州慈云寺塔出土绘画、辽宁叶茂台辽墓纺织品文物修复等工作。经年累月才复原出的那几件令人惊艳的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的棉袍也在这里展示着,越来越多的人到这里参观,越来越多的孩子想跟着她学习纺织考古。

  石钊钊坦承这是一条非常磨练心性的道路,他跟着王亚蓉老师一直在做江西赣州慈云寺塔出土绘画的修复。那些纸绢书画出土时几乎碎成了絮状,仿佛连一堆废纸都不如。但经过耐心细致的研究修复,它们仿佛起死回生一样呈现出千年前北宋初年的模样,那样的成就感又是旁人难以感悟的,况且它们还提供了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信息。





责任编辑:美杉

网友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