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品牌网
 | 新闻传播 > 品牌资讯

人民日报连续三天批傲慢苹果 售后被指中外有别
发布时间:2013-03-28
文章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收藏

    苹果的回应再遭指责
 苹果公关要做的事情就是“存在”,让媒体能找到他们。
 实际上,“傲慢”这个词已不是第一次与苹果发生关联。苹果此前处理公共关系的方式一直遭到媒体及用户的诟病。
 例如此次面对媒体的指责,苹果的反应一如既往——只有简短的声明,没有更多的沟通。
 3月15日,被央视“3·15晚会”点名后,苹果当日做出回应,称公司“重视每一位消费者的意见和建议”。
 3月23日,苹果在其网站上发布了“关于售后服务致消费者的声明”。苹果这则声明中表示,“鉴于iPhone 5的独特设计,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会根据苹果的政策提供整机更换服务。”同时,苹果还表示,“中国消费者享有苹果最高标准的服务。我们的政策完全符合本地法律法规。苹果在中国所提供的保修政策和在美国及世界各地大致相同。”
 这样的声明未能“灭火”。《人民日报》时评文章称,这样的声明属于“自我表扬、回避采访和回避问题”。
 苹果公关“最悠闲”
 在这一事件中,一些消费者对苹果感到失望甚至不满。
 在诸多涉足消费品领域的大公司中,苹果公司的作风常常显得较为不同——在中国,苹果很少与媒体沟通、几乎不公开发布公司的信息。
 因此,“低调”或“傲慢”是中国媒体对苹果公司最多的评价。这一评价最有力的体现是,直到乔布斯逝世,库克接任苹果CEO后,苹果才终结“高管从不访问中国”的历史。
 知名网络评论者keso曾评论称,苹果可能是对消费者和新闻媒体态度最恶劣的公司之一。
 此前,苹果中国的公关部门被国内媒体评为“最悠闲的公关”,因为他们不会向其他公司那样,为所谓的负面报道四处“灭火”,也不需要费心策划公关事件,吸引媒体注意。有从业者评价说,苹果公关要做的事情就是“存在”,让媒体能找到他们,耐心等待媒体抛出一堆问题后,微笑着说,“亲,这个事情我们不做评论。”
 即使苹果在中国的业务遭受全球媒体指责的时候,他们的公关策略也从未改变。
 从2010年苹果在华最大供应商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到代工厂员工患“怪病”,到2011年“毒苹果”事件,再到2012年“血汗工厂”事件,苹果一直与媒体保持着足够的“距离”。
 实际上,国外媒体及消费者也常常指责苹果“傲慢”。去年10月,苹果联合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接受采访时表示,苹果已经变得傲慢。
 “傲慢”程度下降
 或因来自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苹果今年年初首次释放出了改变的信号。
 虽然仍被指傲慢,但苹果的态度已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随着中国区业绩的极速攀升,以及新任CEO库克的频频访华,苹果今年年初首次释放出了改变的信号:“今后我们跟媒体进行更多主动的沟通。”苹果中国公司相关人员年初时对新京报表示。
 不仅在中国,在主要市场,苹果都开始重视公关部门。苹果希望通过这一部门的调整,将公司内部的信息更好地向外界传达。此前,iOS 6.1发布时,苹果自2010年后首次在官网上公布了相关的媒体消息。
 对于苹果公关态度的转变,媒体认为这是由于竞争对手对苹果施加的压力太大所致。
 金融调查机构汤森金融的最新调查显示,苹果2013财年第二季度利润或出现10年来首次同比下滑。
 对于“回应遭指责”,昨日苹果中国公司公关负责人表示,他们也没有想到其官方回应会被“误解”,“我们的回应是以跟消费者说话的口吻写的,都是针对央视质疑的基本回应,但没想到被误解的这么严重。”
 该负责人表示,目前他们每天中午都要跟美国总部召开电话会议,也正是因为这个事件,公司公关部得以和苹果在华其他部门进行紧密沟通,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换做以前我们可能都不会出声明,我们也在努力改变。”他说。
 该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记者,“苹果自己也没有想到会在中国市场获得这么大的成功,任何一个企业在迅速增长的时候,都不可能做到完美。我们在一些地方确实需要改进,经销商的管理也需要加强。但我们最根本的原则是,不会伤害到消费者的利益。”
 一位苹果中国员工表示,苹果在售后服务方面做得比国内的同行要好。他说,苹果在中国的举措是严格遵守中国法律的,包括三包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但三包法和美国、欧盟等地区有很大的差别。
责任编辑:陈略

网友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