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品牌网
 | 新闻传播 > 品牌资讯

从一片绿叶到中国十大茶叶品牌——
安溪铁观音的品牌锻造之旅
发布时间:2017-05-22
文章来源:人民网
分享到: 收藏

   面对茶企“走出去”的需求,安溪县顺势而为,及时加以引导和扶持,多次组织茶企赴海外学习,培训国外最新认证知识。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宏观经济进入调整期,茶叶市场形势逼仄,安溪茶企主动“出海”,向国际市场要发展空间,是福建省茶产业探索国际化突围的一个有益探索。

  “今年的春茶,质量、价格均提升,每公斤价格一般在100元—300元,品质好的每公斤500元以上,各地茶商竞相抢购。”祥华乡祥华村茶农吴风松眉开眼笑。

  “茶价明显回升,主要得益于2015年以来,我县打响的一场‘地标’保卫战,净化了安溪铁观音市场,提升了本土铁观音的美誉度。”高向荣认为。

  “安溪铁观音”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安溪的金字招牌和打假维权的法律武器。针对各地肆意冒牌现象,安溪专门成立了打假小组,深入各地打假,维护品牌声誉,遏制“劣币驱逐良币”怪象。

  众所周知,安溪因茶而兴,因茶而荣。铁观音,承载着这座城市的茶业的光荣和理想。

  “茶是安溪的一号工程”安溪县委县政府对此的更有深的理解。特别是过去五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外茶攻城掠地,国内茶类市场割据,整个市场大有“狼来了”之势。

  挑战往往蕴含着机遇。安溪决策者意识到:应对狼来了的最好办法,首先让自己变成狼。如何成为狼?安溪政企奋力突围,主动转型升级,巧做加减法。

  做减法,“-面积”,低海拔、高坡度地区退茶还林、果、蔬、药等,发挥财政奖补杠杆作用,成功退茶2.6万亩,调优农业结构;“-主体”,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等现代产业组织模式,集约化经营。

  做加法,“+人才”,创办全国唯一茶业公办本科学院——安溪茶学院,为茶业永续发展培养人才。设置“百万重奖”,奖励制茶名匠和大师,引导茶农茶商传承传统制茶工艺制售好茶;财政专项扶持组建农民讲师团,组织“土专家”“田秀才”,田间地头讲政策、传技术;“+生态”,高标准建成生态茶园6万亩;“+产品”,调优产品结构,清香、浓香和陈香型“三条腿走路”;“+文旅”,鼓励发展茶庄园、茶民宿等体验式营销;“+国际化”,深化茶酒对话,开拓欧美市场;“+电商”,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茶企发展电商。

  “安溪铁观音自古就是‘一带一路’重要的中国符号。”爱茶懂茶并对安溪铁观音有着深厚情感的高向荣对安溪茶产业的发展有了更多的期许:以获评中国十大茶叶品牌为新起点,充分用好“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政策红利,从供给侧发力,苦练内功,加快庄园化、去冰箱化、地标化、标准化“四化”进程,朝着发展现代茶业、打造中国茶都、锻造世界名牌,到2020年涉茶行业产值180亿元这一目标铿锵前行,持续领跑中国百茶。”  本报记者 吴成良 吴清远






 

  

责任编辑:美杉

网友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