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品牌网
 | 新闻传播 > 要闻

当前位置:国家品牌网首页 > 新闻传播 > 要闻 > 正文
大型纪录片《大转折》 献礼建党92周年
发布时间:2013-07-02
文章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收藏
    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2周年纪念日,这天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媒体发布会在中国网络电视台演播厅隆重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由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广播电影电视局、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宣教局、河北电视台联合摄制的纪录片《大转折:西柏坡1947-1949》,将作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2周年的献礼节目于7月1日至6日在央视科教频道和河北卫视隆重播出。

    1947年至1949年,是百年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的转折点。而这个转折点,却同河北太行山麓一个小山村紧密相连。为了各自的政治诉求,国共两党历经一年多谈谈打打,终竟爆发成一场改变历史走向的大战。令世界所有政治家瞠目的是,具有正统地位、并有大国政、经、军支持的国民党政府,在实力悬殊的较量中,很快败北,蒋介石经营了20年的政权体系顷刻灰飞烟灭。而被说成是“土匪”、“武装割据”的中国共产党人,却在这生死较量中获得完全胜利,以至毛泽东在双清别墅对来访的夏衍感叹道:真没想到,我们能这么快在北京听梅兰芳的《霸王别姬》!中共从此走出乡村,进入城市,成为东方大国的执政党。

    1949年之后,中国和世界的史家们,从没停止过对中国这一影响深远而“脉象”复杂的历史关节的探究:毛泽东和共产党为什么能够胜利?蒋介石和国民党为什么失败?这表面似乎并不难解的问题,却包含了极为深刻的内涵。也许,那个隐蔽在太行深处的小山村,是解读这段历史玄机的钥匙?

    这场震惊中外的战争硝烟,已经飘落60余年。60多年来,解读者多多,应和者众众,但说辞无限,却众意纷纭。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过去,历史长河毕竟刷洗、冲淡了意识形态的隔膜。东西方力量此消彼长与融合、海峡两岸政治和解与相互理解,大哉其势,为我们今天客观回顾这段历史,以科学、真实的态度“抚平历史创伤”(胡锦涛语)创造了条件。

    1999年,河北电视台曾经拍摄过八集文献纪录片《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对这段历史进行过深入的挖掘和呈现。十三年后,站在一个新的起点和历史高度,以更广阔的视野,重新解读这段历史,以澄清迷雾,汲取历史智慧,对所有历史的创造者、继承者、关注者、喜好者、痴迷者说来,可能具有不凡的意义。

    全片分《命运之战》、《民心向背》、《谁主沉浮》、《天翻地覆》、《扭转乾坤》、《赶考之路》六集,每集40分钟,全高清拍摄。本片由资深纪录片制作人,曾任央视纪录片《旗帜》编导、《大鲁艺》总撰稿的张军锋担任总编导和制片人,聘请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章百家、南京大学民国史研究中心主任张宪文担任历史顾问,中央党史出版社原总编辑、党史专家李向前任总撰稿,聘请国内多位著名学者担任学术指导,学术阵容引人注目。

    在为期一年多的拍摄制作过程中,摄制组在国内辗转西北、东北、华北、华东十多个省市,除采访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军事科学院等权威部门的著名党史专家外,还采访了国内著名的民国史专家。

    从策划阶段,本片主创人员就把“以国际视野解读国共成败玄机”作为本片创作的核心理念,克服多种困难,通过多种渠道就史料、采访、拍摄等事宜与台湾、美国、俄罗斯等地的机构和学者取得联系。

    2012年8月,摄制组一行四人来到台湾,在台北三天半的拍摄期间,他们采访了台湾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原副会长蒋永敬,中央研究院院士、近代史研究所前所长张玉法,国民党党史馆原副馆长、台湾政治大学教授刘维开三位重量级学者,并在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国史馆、国父纪念堂、中正纪念堂、台湾土地改革纪念馆、慈湖两蒋陵寝等地拍摄了大量珍贵上的资料和影像。

    2012年10月,总编导张军锋远赴美国,在美国朋友的帮助下十天内行程几千公里,在波士顿访问了费正清中心,采访了哈佛大学教授、《毛泽东传》作者特里尔,在芝加哥采访了伊利诺伊维斯连大学教授罗其韬,在西雅图采访了新华社原英文编辑、《毛泽东选集》英文翻译李敦白,在加州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中心访问并查阅了蒋介石日记。

    2012年11月,摄制组一行二人在莫斯科中俄文化交流中心的协助下,远赴莫斯科访问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采访俄罗斯俄中友协名誉主席、原苏联驻北平总领事、94岁高龄的齐赫文斯基先生,莫斯科国立大学教授高念甫。

    海外采访的重要当事人和学者,为本片国际视野的呈现和访谈内容的突破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成为全片最大的亮点。

    国家广电总局重大题材理论文献片创作领导小组在北京主持召开本片审片会,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宣部、军事科学院、中央电视台等权威部门的十余位专家出席。与会专家认为:与以前的西柏坡题材的纪录片相比,本片从视野、立意、史料、吸收最新学术成果等几个方面都有大的突破,是近年来国内文献纪录片创作的新收获。

责任编辑:子京

网友评论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