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品牌网
 | 新闻传播 > 世界风情

“榨干”垃圾的“油水” 瑞典模式让垃圾“变废为宝”
发布时间:2017-04-20
文章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分享到: 收藏
“榨干”垃圾的“油水” 瑞典模式让垃圾“变废为宝”
 
  人民网斯德哥尔摩4月19日(记者 李玫忆 梁冬梅)瑞典的垃圾分类可以说是做到了极致,从家庭,到社区,垃圾桶们都是“结伴而立,从未孤单”。日常垃圾,报纸,包装纸盒,塑料包装,玻璃等等,各有各的“居所”。

  2014年,瑞典制定了新的垃圾处理计划,希望到2040年全国99%的垃圾可以“变废为宝”转化为能源。如今,由于循环利用太发达导致垃圾紧缺,瑞典每年进口80万吨垃圾,用于冬季供暖。这一切得益于瑞典先进的垃圾处理循环系统、健全的法律和政府大力投入。
 

“榨干”垃圾的“油水” 瑞典模式让垃圾“变废为宝”

瑞典垃圾回收利用示意图

  回收再利用 “榨干”垃圾的最后一滴“油水”

  在瑞典,对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几乎可以说是“榨干”垃圾的最后一滴“油水”,连渣子都不剩。

  瑞典处理废弃物有4个层次,首先考虑回收再利用;回收有困难的,尝试生物技术处理;生物技术处理不了的,焚烧处理;确实不能焚烧的再掩埋。欧盟数据统计委员会的数据显示,瑞典人制造的生活垃圾中,被填埋的非可再生垃圾只占1%,36%可得到循环利用,14%再生成化肥,另外49%被焚烧发电。

  瑞典是欧盟中垃圾焚烧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垃圾被投入1000摄氏度高温的锅炉中焚烧,产生大量热能,通过连接着城市四通八达的供暖管道为城市居民供暖。瑞典废弃物管理局的资料显示,垃圾焚烧为瑞典人提供约20%的城市供暖,同时满足25万家庭用电之所需。以第二大城市哥德堡为例,全市约1/2的暖气供应来自垃圾焚烧产生的余热。

“榨干”垃圾的“油水” 瑞典模式让垃圾“变废为宝”

哈马碧小区垃圾回收示意图

  作为斯德哥尔摩著名的环保示范社区——哈马碧小区的垃圾回收更是被津津乐道。斯文森先生是瑞典SEB银行的投资顾问,他们一家4口住在哈马碧。斯文森家里至少有7个垃圾箱,对废旧电池、灯泡、塑料制品、纸制品、玻璃制品、可燃垃圾、厨余垃圾等进行分类存放。

  在垃圾处理方式上,斯文森家分工明确,孩子们负责回收瓶瓶罐罐,每周末去超市购物时,孩子们可以带上自己“战利品”,投入超市门口的回收站,换取一张标明金额的凭证,并可在超市冲抵现金购买他们最爱的糖果。厨余垃圾、普通垃圾,则由斯文森夫妇每天上班时带到楼下,分类扔进相应的回收管道。管道与地下垃圾处理系统相连,一旦开始工作,垃圾就会以70公里/小时的速度被“吸”走并传送到指定收集点。哈马碧小区附近有一个热电厂,其部分原料就是通过回收小区垃圾再循环利用的。从小区回收的垃圾中通过再循环利用产生的电力供应再输送给小区,这样的模式让斯文森家的电费仅相当于斯德哥尔摩市区的一半。

  在一些新建的小区,厨房水槽下面安装了餐厨垃圾粉碎机,被粉碎的厨余垃圾通过专用管道输送至地下收集箱,堆积到一定量后,再由垃圾运输车将其送至沼气厂。每10公斤厨余垃圾,经过处理可产生相当于约1升汽油的沼气。瑞典许多公共汽车上都有“沼气使用”标志,它们在高速公路行驶是免费的。此外,保留下来的食物渣滓可制成液态生物肥料。

  法律护航 政府推动 垃圾回收让促使经济"循环"

  瑞典的垃圾处理在1994年前后发生了很大变化。1994年4月,瑞典议会通过了《瑞典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法案,以生态循环作为目标,并以此作为瑞典21世纪社会发展的基础,鼓励材料回收等生态化的垃圾处理方式。在1994年法案提出并实施之后的20年里,包括材料回收、能源回收和生物处理在内的数量都增加了70%以上,垃圾掩埋的数量却下降了98%。

  瑞典的法律还有一个“生产者责任制”的规定,生产者对其生产的产品承担有关的环境责任;消费者则有义务对废弃产品及包装按要求进行分类,并送到相应的回收处。

  回收物涉及的范围从最初的产品包装,扩大到废纸、废轮胎、报废汽车和废电子电器产品。这一规定不仅使废弃物在瑞典实现了最大程度的循环利用,由此还产生了一批新型废弃物回收利用企业。

  政府和生产者负责垃圾回收,政府垃圾处理费通常由政府税收支付,生产者负责垃圾回收的费用则包含在产品里,由消费者埋单。据统计,瑞典家庭每年为垃圾处理付费的金额大约在2032克郎。此外,瑞典政府还会对污染收税。





责任编辑:美杉

网友评论

>>>
相关推荐